法言明,這也就怪不得李月螢在宮中上竄下跳李煜也抵死不鬆口。
給他一百個膽子李煜都不敢得罪趙匡胤與趙光義,倒把蕭漢給坑苦了,極有可能落個雞飛蛋打兩手空空。石初陽打贏擂臺被趙宋放了鴿子,自己打輸了又拒絕趙匡胤提親,呀呀個呸的,不作死便不會死,現在倒好,被人玩得團團轉還發不得脾氣。
蕭漢面色青一陣紅一陣,看得李、張二人面面相覷,呆呆坐在對面,過得好久才聽蕭漢吐出一口濁氣道:“媽的,沒有這樣搞人的。”二人不敢發問,只是看著他。
蕭漢咬牙道:“《國際歌》上說,從來都沒有救世主,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二人傻傻看著他,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東西。蕭漢不理他們,繼續道:“胳膊擰不過大腿,這局我認了。”二人仍不說話,根本聽不懂他說得什麼。
蕭漢看他二人一眼,恨恨道:“事在人為,我就不信了,別人想玩我,我還就不服。”見二人呆呆看他,蕭漢擺手道:“你們不用奇怪,我有一個計劃,說出來你們聽聽,就看你們敢不敢放手一搏?”
張全約小心道:“事到臨頭,進生退死,本官也是久經戰陣之人,只要能為鄭王爭得一席之位,本官萬死不辭。”李從善欣賞地看他一眼,跟著道:“蕭兄請講,我等洗耳恭聽。”
蕭漢咬牙道:“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被別人擺佈,就得自己當家做主。”二人同時點頭,聊到現在,總算聊到了正題,二人一臉期待,死死盯著他。
蕭漢面目猙獰道:“不日便要操兵匯演,本人有上中下三策。”張全約雙目放光,忙道:“請直言。”李從善也是一臉期盼,伸手道:“此間無人,但講無妨。”
蕭漢冷笑道:“上策便是派戰虎趁李煜視察匯演之際,突襲下手,發動政變,辣手殺之,江南唾手可得。”
二人面面相覷,李從善猶豫良久方道:“皇兄一向仁愛,對大臣敬愛有加,如果驟然殺之,恐怕國政不穩,本王也不能保證諸州欽服,如果激起兵變如何是好?”
這也是事實,蕭漢只是隨便一說,以他對李從善的瞭解,知道他必下不得手殺自己的哥哥。
蕭漢輕哼一聲,接著道:“中策便是借操兵之機,向李煜投誠示弱,同時派戰虎在武平邊境製造動亂,然後請纓出征,趁機擴張實力,收軍隊為己用,一步一步收買朝廷與地方官員,架空朝堂,最後挾天子以令諸侯。”
李從善默然不語,張全約問道:“製造動亂容易,如果朝廷不用鄭王帶兵如何?”蕭漢看一眼李從善,李從善嘆氣道:“此事倒也不難,皇兄一向心軟,只要我再三求懇,再命夫人向皇后求情,應該可行。”
蕭漢看他一眼,跟著道:“下策便是暫時偃旗息鼓,蜇伏數年,秘密發展,走一步看一步,待朝政昏亂,百官不滿,民怨沸騰時反戈一擊,必能安登大位。”
張全約與李從善二人四目相對,用眼神交流一番,張全約開口道:“上策太猛,下策太緩,以我之見,還是中策平和適用。”
李從善點頭道:“如今天下還算太平,北面大宋國勢漸穩,與北遼、北漢糾纏不清,一時不及南下,我們正好藉此時機發展,擴大實力。明日本王便給戰虎指揮使金秋平下令,在邊境挑釁生事,張刺史回去聯絡各州刺史、地方大員,本王負責朝中官員,此事易辦。”
蕭漢冷笑道:“你們不要忘記我以前所說之事,如今已是建隆二年,明年大宋便會向南平與武平下手,後年便會進攻西蜀,如果一意遷延,你們就張著嘴等死吧。”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二人再次傻眼,想到蕭漢每次所說一一應驗,再加之天劈不死,在江湖中蕭漢已是神一般的存在。二人早已在內心深處對他信服,只是一時疏忽忘了先前所說之事,聞聽蕭漢再次提起,李從善終於下了決心,拍手道:“時間緊迫,明日本王便進宮。”
蕭漢不置可否,李從善稍有尷尬,知道蕭漢不滿意他剛才猶豫不決的表現,他身為李煜弟弟,二人一向兄友弟恭,關係親睦,蕭漢要他動手殺兄奪位,以他的內心來講真下不去手。
李從善見蕭漢面無表情,暗歎一口氣道:“潛龍還得到幾個訊息,本王一併說出來請蕭兄參詳一下,也許有用。”蕭漢淡淡點頭道:“請講。”
李從善道:“北遼為了北漢屏藩增兵邊境,威脅趙宋,東京精兵悉數向北方進軍,短期間不會南下。”蕭漢冷笑道:“此事虛無,一場虛驚而已,趙宋不時便會退兵。”
李從善默然,跟著道:“北遼一個幫派全員出動,越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