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遜一直不看好梵羅國的關鍵,也就在這裡。
雖然做為“離岸”國家,紐蘭共和國存在很多特殊之處,肯定無法照搬梁夏帝國的發展經驗,而且在擺脫殖民統治,獨立建國之後兩百餘年的歷史當中,紐蘭共和國也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發展策略,但是落到具體事情上,特別是跟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的軍事戰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必須承認,梁夏帝國取得的成功,尤其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當中大獲全勝,對紐蘭共和國造成的影響簡直不可估量。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前,梁夏帝國產生的影響其實相對有限。
道理也很簡單,打贏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前,梁夏帝國仍然是一個陸權國家,海洋屬性不是很突出。
雖然梁夏帝國打造了全球數一數二的海軍,還取得過極為輝煌的成就,但是其國家的核心利益依然建立在陸權之上,而且圍繞著國家核心利益所進行的對外擴張,也主要是集中在世界島上進行。
即便在最為鼎盛的時期,比如陳炳勳時代,梁夏帝國對海權的依賴都不是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梁夏帝國不惜血本的打造一支強大海軍,更像是錦上添花,或者說用來鞏固在世界島上的陸權。
顯然,對遠離世界島的紐蘭來說,陸權遠沒有海權重要,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其效仿物件都是布蘭王國。
一直到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紐蘭當局才猛然發現,梁夏帝國才是真正的楷模。
雖然梁夏帝國依然是一個典型的陸權強國,但是透過打贏第二次全球大戰,等於用事實證明,陸權與海權並不是二選一,而且以其成功的經驗,只有陸權強國才具有發展成陸海兩強的可能。
尤其是第一次全球大戰,梁夏帝國用行動證明,一個強大的陸權國家,只要能夠保住基本盤,哪怕丟掉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重新崛起,並且再一次變得強大。
當然,這裡說的“基本盤”不僅僅是本土安全。
布蘭王國的失敗也證明,面對實力高出一個級別的陸權強國,海權強國的勝算其實非常渺茫。
說得更加直接一點,人類文明的中心永遠都在世界島上,位於世界島上的陸權強國天生就擁有控制人類文明中心的優勢。對世界島之外的強國來說,要想發揮離岸平衡的作用,除了需要擁有強大的海軍,還得擁有足夠強大的陸軍。要不然就變成了離岸國家,無法發揮平衡的作用。
其實,在梁夏帝國崛起之前,布蘭王國也算得上是海陸雙強。即便在部分時期,比如在洛克帝國稱雄西大陸的時候,布蘭王國的陸上軍事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弱小,布蘭當局也會用其他方式,比如跟迢曼王國結盟,獲得制衡對手需要的陸上軍事力量,從而更加有效的發揮出海權強國的優勢。
正是如此,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後,紐蘭共和國開始全面學習梁夏帝國,尤其是軍事戰略。
哪怕沒有照抄,也是在刻意模仿。
比如,在波伊戰爭期間,梁夏陸軍開始重視航空兵,重點打造以直升機為主的戰場空運力量,並且以此為基礎,創造了空中突擊戰術。紐蘭陸軍也亦步亦趨,打造了全球第二的陸軍航空兵。
當然,對梁夏帝國的模仿與學習,更多的體現在戰略思想上。
往簡單說,也就是陸海並種,並且高度重視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給予技術類軍兵種極高的地位。
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空軍。
在很大程度上,紐蘭空軍其實就是小了一號的梁夏空軍,兩者在基本編制,甚至是裝備型別上都高度一致。
按紐蘭軍隊內部的觀點,模仿與學習梁夏帝國,肯定沒有錯!
當然,在軍事理論方面,那就更加如此了。
嚴格說來,紐蘭共和國也是唯一能跟上樑夏帝國的節奏,把新軍事學說的理論轉變為實踐的國家。
道理非常簡單,只有紐蘭共和國擁有推進第三輪軍事變革的實力。
此外,紐蘭共和國也確實在積極的推動第三輪軍事變革,還寄希望於藉此縮短跟梁夏帝國的差距。
至少在傑克遜這些年輕軍官看來,這是追上樑夏帝國的唯一途徑。
關鍵就是,紐蘭共和國是典型的離岸國家,天生就擁有很多梁夏帝國不具備的優勢,也就能彌補國力上的差距。
最重要的,就是紐蘭共和國不需要為了保護本土而耗費大量資源加強本土防禦。
做為西半球的頭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