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設在亞歷山大港的岸防炮,絕不是戰列艦主炮的對手。
到了次日,第十二特混艦隊也進入了運河。
此外,由廉旭升指揮的裝甲部隊在南面一點的地方開始渡河,準備到運河西岸參與圍攻亞歷山大港的戰鬥。
當然,這是雙方高層商量的結果。
簡單的說,帝國陸軍只參與攻打亞歷山大港的戰鬥,除非獲得迢曼帝國的同意,不然不得向北玄地區派兵。
此外就是,亞歷山大港由梁夏軍隊佔領與管理,充當帝國艦隊在陸心海的母港。
顯然,雙方都做了妥協。
以當時的情況,沒有帝國陸軍的支援,或者說直接參與,隆美爾無論如何都無法殲滅當地的布蘭軍隊。
讓那些從阿拉曼撤回來布蘭軍隊回到了亞歷山大港,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要忘了,亞歷山大港是布蘭皇家海軍在陸心海的老巢,還是控制夕梵運河要塞與進軍梵炎洋的跳板。
在這座不太大港口裡面,囤積了足夠多的作戰物資。
只要兵力充足,守上小半年都沒問題。
關鍵還有,只有打下亞歷山大港,夕梵運河才能夠通航。
這也是蒙哥馬利放棄阿拉曼,回防亞歷山大港,而且準備在此跟隆美爾決一死戰的關鍵所在。
同樣,隆美爾也是因此,才決定首先圍殲從阿拉曼撤下來的布蘭軍隊。
當然,對帝國海軍來說,能夠在陸心海獲得橋頭堡,那就足夠了。
不管今後怎樣,只要獲得亞歷山大港,在陸心海擁有了立足之地,就不用擔心無法控制陸心海周邊的國家。
其實,這也是帝國誕生以來,首次涉足夕落洋!
當年的陳炳勳,駐足於基布要塞,沒有攻入陸心海。
僅次一點,白止戰就有資格跟陳炳勳平起平坐。
其實,在艦隊衝出夕梵運河,進入陸心海的那一刻,包括白止戰在內,沒有一名將士意識到,他們是第一批在戰爭時期,以遠征方式進入夕落洋的帝國海軍將士,而且第十一特混艦隊也是第一支以遠征方式攻入夕落洋的帝國艦隊。在那個時候,大家的心思,其實是在擔心可能遭到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