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東望洋那邊的進攻行動還在初期準備階段,所以不用趕時間,白止戰也沒有像往常那樣,在把艦隊丟給李銘博之後,搭乘皇室的轉機返回帝國,而且沒有飛機能從亞歷山大港直飛帝國本土。
到達科倫坡的時候,他才知道在大半個月之前,李雲翔就去了波伊國。
波伊國那邊的戰鬥早已宣告結束。
在廉旭升到達波伊國的前線之後不久,守衛都城的波伊將領就放棄了抵抗,只是隨後花了點時間進行投降談判。
落實到根本上,其實是如何對待這個在上次大戰中從忒爾帝國獨立出來的國家。
要說的話,這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在首次接觸的時候,出面談判的波伊將領提出,他們在都城裡埋了數千噸炸藥。只要城外的帝國軍隊發起強攻,他們會立即引爆炸藥,摧毀這座有大量名勝古蹟,還有100多萬居民的千年古城。
隨後,六局的諜報人員證實,波伊將領沒亂說,都城裡到處都埋設了炸藥。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波伊將領還提出,以退出同盟集團,全面停止抵抗為條件,換取戰後的獨立地位。
顯然,帝國當局無法答應這樣的條件。
帝國當局早就向忒爾共和國做了保證,在大戰結束之後,包括波伊國在內,之前屬於忒爾帝國的新月地區,要麼歸併忒爾共和國,要麼為忒爾共和國的勢力範圍,以維護忒爾共和國的核心利益。
按照忒爾共和國的秘密計劃,像波伊國這些在上次大戰中獨立出去的民族國家,在戰後都將歸併,最多是具有高度自治權的省級行政單位。至於繼續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那是絕不允許的。
只是,都鬧到這個份上,除非是放棄這座千年古城,不然就必須做出讓步,或者說是必要的妥協。
所幸的是,波伊將領也知道,梁夏帝國與忒爾共和國不會答應他們提出的全部要求。
經過幾次談判,特別是在讓忒爾共和國的代表參與,跟波伊將領面談之後,終於談出了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結果。
大戰結束之後,波伊國成為忒爾共和國的民族自治地區,擁有除國防與外交之外的,幾乎所有自主權,並且以49年為期,也就是在大戰結束之後第50年,或者是50年之後,就是否獨立建國進行一次全民公投,並由此決定最後歸屬,即繼續以自治方式留在忒爾共和國治下,還是說獨立建國。
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為協議擔保方。
為此,將在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的20座大城市為梁夏帝國提供租界,在另外的10座城市為迢曼帝國提供租界。
如此安排,主要是避免遭到忒爾共和國的高壓統治。
正是如此,帝國還做出承諾,在波伊地區舉行公投之前,會一直保持駐軍,而且駐軍規模不會低於15萬。
這些軍隊,除了駐紮在軍事基地之外,主要部署在20座城市的租界裡面。
只是,在戰後,帝國透過協商的方式,在獲得忒爾共和國與波伊當局同意之後,逐步降低了駐軍規模。在波伊地區爆發動盪,並且演變成為革命的時候,帝國在該地區的駐軍已經不到3萬。
這點兵力,肯定無法控制擁有6000萬人口的波伊地區。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至於迢曼帝國是否派遣駐軍,跟帝國沒有關係。
正是如此,在白止戰他們到達科倫坡之前,波伊國那邊的戰鬥才宣告結束。
在此之前,李雲翔就去了波伊國。
原因無二,開始對駱沙聯邦,闊海西岸的跋窟進行戰略轟炸,以此削弱駱沙聯邦的戰爭潛力。
李雲翔那麼的積極,也是為了儘快發動針對駱沙聯邦的戰略轟炸。
之前,在巨大陸戰場上,針對駱沙聯邦的戰略轟炸更像是在作秀,宣傳意義遠大於實戰價值。
原因無二,駱沙聯邦的重心在西大陸,巨大陸這邊幾乎全是荒野。
就連葉堡,也不過是一座人口眾多的軍事堡壘,在經濟方面主要依靠林業,為駱沙聯邦最大的木材開採與加工基地。
在大戰爆發前,駱沙聯邦有9成工廠在烏拉爾山的西邊。
此外,巨大陸腹地的交通條件也非常糟糕,戰略航空兵無法靠前部署,只能部署在戰線後方。
這嚴重限制了重型轟炸機的作戰效率,也降低了戰略轟炸的意義。
不說別的,帝國陸航至今都沒有對駱沙聯邦的首都實施戰略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