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攻打奧洲?
用白止戰的話來說,完全是多此一舉。
在具體實施上,也存在問題。
從戰術的角度來看,攻打奧洲的第一步其實是攻佔圖克要塞,獲得進軍西南東望洋的橋頭堡。
可問題是,在西南東望洋上,島嶼是星羅密佈,跟中東望洋截然相反。
打下圖克要塞只是一個開始。
往南,還有俾斯麥群島、新幾內亞島、索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以及面積超過了炎海的珊瑚海。
關鍵還有,這些群島與島嶼的間隔距離大多才幾百千米。
一座一座的打下去?
哪怕帝國海軍驍勇善戰,陸戰隊將士個個勇猛頑強,沒有兩三年時間,根本不可能登陸奧洲。
不要忘了,塞島那邊的戰鬥還沒結束,帝國軍隊還沒登上管島呢。
圖克要塞的防禦肯定在管島之上,可以說是整個東望洋最堅固的軍事堡壘之一。
至於南面的那些群島與島嶼,大多是無人荒島,環境非常的惡劣,不太適合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
等打過去之後,熱帶雨林恐怕才是帝國軍隊的頭號敵人。
到時,別說跟敵人作戰,只是面對瘧疾等熱帶疾病,恐怕就能讓帝國陸戰隊的將士鎩羽而歸。
要說的話,從管島到圖克要塞的距離反到是最遠的。
也就是說,只要邁出第一步,也就是出兵攻打圖克要塞,就沒辦法回頭了,然後只能一路打下去。
此外,第一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即便按照最樂觀的情況估計,攻打圖克要塞也需要出動3萬兵力,還至少需要耗費半年時間。
關鍵就是,必須得出動幾艘航母。
以帝國海軍當前的情況,如果安排特混艦隊去攻打圖克要塞,肯定沒法出兵攻打霍瓦依群島。
兩者之間,只能選一個。
要說的話,帝國海軍當前的主要矛盾,不就是航母不夠用嗎?
如果航母夠多,不要說兩個方向,哪怕把梵炎洋也算上,同時在三個方向上發動進攻都不是問題。
有差不多一半的將領支援劉向真,還有一些將領持觀望態度,因此支援出兵霍瓦依群島的反而少一些。
至於其中原因,劉長勳沒說,也不用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