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訊息之後,白止戰的第一個想法是警告劉向真。
只是,他控制住了發電報的衝動。
原因也很簡單,陸心海里面已經沒有敵人的艦隊了,最多也就只有一些布蘭皇家海軍的潛艇。至於需要擔心的威脅,主要是部署在北玄地區西部的空中力量。因為紐蘭海軍已經把艦隊撤走,加上地面運輸的難度很大,所以同盟集團部署在北玄地區的航空兵的實際威脅並不是很大。
關鍵還有,第三十一特混艦隊並不是單獨活動。
在此之前,由4艘小型航母為主的第三十二特混艦隊已經開赴馬耳他,一直在陸心海的西部海域活動。
要說的話,也就是第三十二特混艦隊提供空中掩護,羅利海軍才把有2艘快速戰列艦的艦隊派了出來。
正是透過與第三十二特混艦隊的聯合行動,羅利海軍決定擁有自己的航母。
按劉向真發回來的訊息,羅利海軍提出直接從帝國購買幾艘現役航母,哪怕是第三十二特混艦隊那種小型航母也行。
為了此事,羅利海軍總司令還專門找到劉向真,似乎覺得只要搞定劉向真,就能獲得帝國海軍的航母。
可惜,那還差遠了。
帝國海軍的回覆很直接,戰爭時期不會向任何國家出售現役航母,盟友也一樣,也不接受其他國家的訂單。如果羅利海軍想擁有航母,可以參照高巨王國與岱曼王國,透過援助建造的方式,從帝國採購航母。
顯然,羅利海軍肯定不會答應這樣的提議。
不說別的,高巨王國與岱曼王國憑什麼跟羅利王國相提並論?
雖然高巨王國與岱曼王國都是梁夏帝國的盟友,而且是東方國家,但是這兩個王國都是典型的農業國,別說工業化,就連工廠都沒有幾座,根本沒有資格跟實現了工業化的羅利王國比。
關鍵,羅利王國的工業化水平還不低。
拿最具有代表性的海軍來說,全球總共只有七個國家能夠建造快速戰列艦,其中的洛克共和國與狹夷皇國在戰敗前,都沒能讓快速戰列艦服役,而羅利王國就是這七個工業強國當中的一個。
如果以建成為標準,那還是五強之一。
羅利王國是西方國家中,第一個建成快速戰列艦的國家,其“維托里奧?維內託”號的建成時間比布蘭皇家海軍的“喬治五世”號早了幾個月。在正式參戰之前,羅利海軍一直對首先擁有條約型快速戰列艦而倍感驕傲與自豪,不過也因此變得非常自大,不然不會有塔蘭託的悲劇。
羅利王國沒有建造航母,問題不在工業上,而是缺乏相關的技術。
說得直接一點,沒有設計艦隊航母的能力。
其實,羅利王國一直欠缺設計大型戰艦的能力。
拿“維托里奧?維內託”級來說,擁有超過4萬噸的標準排水量,以及紙面上異常強大的戰鬥力,可靠性卻非常的糟糕。建成之後的大部分時間裡,這幾艘戰列艦要麼躺在船塢裡進行維修,要麼在船塢外面等待維修,或者在完成維修之後出趕測試,算上在航時間的戰備率都不到兩成。
即便是以故障多而出名的“喬治五世”級,戰備率都超過了六成。
要說的話,很多時候其實錯怪了羅利海軍。
不是不敢出來作戰,而是沒辦法出來作戰,因為艦隊的絕對主力全都趴窩。
當然,羅利王國同樣缺少像彈射器這樣的技術裝置。
最關鍵的,其實也就是經驗。
從這個角度看,羅利王國向梁夏帝國求助,更多的是希望透過採購航母來增強與梁夏帝國的關係。
說得直接一點,其實是在向梁夏帝國交保護費。
至少羅利王國的領導人是這麼認為的。
可惜的是,帝國當局根本就不在乎這點“保護費”,而且海軍的回覆也沒有錯,帝國當前根本沒有多餘的航母。
特混艦隊到來,給了羅利海軍巨大的勇氣。
現在,在西陸心海,除了帝國海軍的2支特混艦隊之外,還有拿著2艘快速戰列艦打頭陣的羅利艦隊。
雖然不足以支援陸戰隊強攻直落要塞,也暫時沒有強攻丹吉爾的能力,但是奪取戰場制海權,以及把握戰場制空權,依然是綽綽有餘。
至於反潛作戰,更加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馬耳他的布蘭軍隊投降之後,帝國海軍跟迢曼軍隊達成一份臨時協議,借馬耳他港的碼頭部署一批反潛巡邏機,加強在陸心海的反潛巡邏力度,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