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知曉這東西如何開啟了。
裡面的文字,雖然他只看了一小部分,但也已經意識到這東西為何被稱為“畫道至寶”了。
修士們渡劫,總是需要歷劫。他們需要體悟天地萬物,體悟各種情感。但一個人一輩子,可能一直窮困潦倒,可能一直稱心如意。有那窮困復又飛黃騰達的,便可以算活得精彩。如果有酸甜苦辣悲喜深切體會過三四樣的,就已經稱得上“傳奇的一生”了。
人生苦短,修士們更是分秒必爭,沒有時間去細細體會百味人生,於是便要藉助外力。從這一點上來說,畫師們的畫作,倒是和丹石藥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了。但畫師畢竟也是人,經歷同樣有限。更何況古時候的畫師還是丹青道士,同樣是天下三大宗派之一的玄門弟子,生活更是優渥,哪裡有那許多困頓潦倒的體驗?
然而人生業障,卻常是因為貪痴嗔怒。這貪痴嗔怒,又絕大多數源於困頓潦倒。
因而這一類的名作,便是少之又少。
傳世最著名的一幅畫作,當屬古時候的雪沁真人所作的《紅樓一夢圖》了。
那位雪沁真人生在洞天的修真世家,父母皆是當世高人。少年時尊崇無匹,享盡人間榮華。但在青年時適逢畫道衰敗,又體會了世情悲涼、人情冷暖。因此在隱居之後花十年時間作了《紅樓一夢圖》。這位真境高人用畢生功力,將自己所經歷的悲喜體驗悉數傾注畫中,最後留下這樣一幅傳世珍寶,精力枯竭而亡。
雖然後來因為戰亂,《紅樓一夢圖》損毀了畫尾的七尺卷,但至今仍是被洞天流派所供奉的畫道珍寶——地位僅次於當年畫聖所留下的“八珍古卷”。
據說修行人用心領悟了這畫作,便可體會到無盡的悲涼悽惶,淬鍊道心。倘若是凡人見了這畫作,那些凡夫俗子還則罷了,若是有身具道骨,卻未有修行的,一旦得了畫中真意,便會心痛而亡。
而如今這通明玉簡裡……
有比那些還要寶貴的東西。
李雲心意識到一旦他找到了能一直供應這玉簡的妖力,再慢慢將這裡面的東西學習、消化了……他便有可能成為像傳說中,兩千年前的畫聖那樣的人——
七情六慾無所不查,天地悲喜收放由心。細微處可繪薔薇猛虎,筆縱橫便畫萬里江山!
但首先他得解決眼下的問題。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