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3 / 4)

的收入。

綜上所述,岳飛每年單是俸祿就有一萬六千六百兩白銀的收入。

這個數字,還漏掉了最大的一筆,利息收入。

根據宋史記載,岳飛曾使他一個回易官叫李啟的開利源。鄂州公使、激賞、備邊、回易等十四庫,每年收利息達一百十六萬五千多貫;鄂州關引、典庫、房錢、營田雜收錢,襄陽府酒庫、房錢、博易場每年收入共四十一萬五千多貫。

這些利息收入,可以看做是岳家軍的收入,也可以算是岳飛本人的私人收入,反正當時劉光世、張俊、韓世忠等其他軍頭都是這麼幹的。

如此一來。岳飛每年又多出了一百六十萬兩白銀的用度。

一百六十萬兩白銀是什麼概念?

曾經有歷史學家曾經考據:還按購買力算,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一百五十到兩百二十元左右;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三百到八百元元;而宋朝是六百到一千三百元;盛唐時期是兩千到四千元。

隨著朝代的更迭,銀子的購買力在下降。

按照這個計算公式,岳飛的收入豈不是數以億計?

岳飛既然這麼有錢,他一家人的用度又是如此的勤儉,那麼,他的那些俸祿收入都用在哪裡呢?

《嶽武穆公遺事》上記載著這樣一件小事:有一天。幕僚長黃縱看見岳飛指揮軍士不斷地從他自己家裡往外搬運物品,以為他是要搬家,上前一打聽,原來他是要將這些物品全部變賣。

“宣撫很缺錢花嗎?”黃縱奇怪地問。

有一天,黃縱看見岳飛指揮軍士不斷地從他自己家裡往外搬運物品,以為他是要搬家,上前一打聽,原來他是要將這些物品全部變賣。

“急等錢用。”岳飛答。

“準備購買什麼呢?動用到這麼大的一筆款子。”

“交付軍匠的工料錢,打造良弓兩千張。”岳飛簡捷地說。

黃縱更加奇怪了:“既是軍用器械,這錢應該由政府出。哪用得著你掏腰包?”

岳飛說:“官錢要打多少個報告才申請得來啊,我等著急用,所以就先這樣了。”(“幾個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為之。”)岳飛的回答讓黃縱感嘆不已。

根據《宋史》記載。紹興四年的第一次北伐,朝廷預支了“錢六十萬貫,內以二十萬貫”作為戰後的獎金,可戰事結束,一算,“錢已支九十七萬五千貫去訖”,超支了足足三十七萬五千貫。

這超支了的三十七萬五千貫全是由岳飛從自己的口袋裡拿的。

在岳飛看來,只有“頒降功賞”,才能“使人蒙恩”,“庶得將士盡力”,“恐將士之賞薄,不能無觖望”。在政府撥款不到的時候,他就經常將“所得錫賚,率以激犒將士,兵食不給,則資糧於私廩”。

一次,趙構在岳飛跟前嘆道:“天下未太平。”

岳飛當即應道:“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

這句話也是岳飛一身正氣的寫照,清乾隆帝對這句言簡意賅的話大為讚賞,稱岳飛是,“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

史家稱其“平居潔廉,不殖貨產,雖賜金己俸,散予莫嗇,則不知有其家”,堪稱“嘉言懿行彪炳於史冊,垂楷模於後世也”。

PS:謝謝zhuxyhh01大大、獨孤颯霜大大、龍騰虎躍馬到成功大大、靚女007大大、hans2006大大的打賞和支援。

第三百一十章可憐的完顏亶

時間踏入了公元一一三五年,也就是宋朝的紹興五年,金國的天會十三年。在這一年裡,金、宋兩國同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金國發生的最大的事情莫過於完顏吳乞買的病逝和金熙宗的即位。

金太宗病逝了。

這個相貌酷似宋太祖趙匡胤的女真人,在登上帝位之後,學習和模仿的物件卻是宋太宗趙光義,希望能把皇帝的位置傳承給自己的血脈。

可惜的是,他最終還是失敗了。

在《金史》中,完顏吳乞買被描述成身材魁梧,力大無比,能親手搏熊刺虎。但是換一個角度,這是否在暗示著他是個有勇無謀之輩?

然而,從天會整整長達十三年的歷史程序來看,有勇無謀這句成語似乎不適用於吳乞買的身上。

無論是對傳統的勃極烈制度進行種種的改良和革新,還是對牛頭地授田制度的推廣和應用,又或者是大理寺、宣徽院、昭文館等新型政府架構的設定,無一不證明了完顏吳乞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