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檢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如此重任會突然掉他頭上,如今他也算揹負了天下之望。作為與國同休的武臣勳貴,這次是真的被砸暈了。成了,也算不負祖上威名,以後可以仰著頭去見祖先第一代英國公張輔了。萬一敗了的話,英國公府就算完了。
於公於私,張儉都不能輸,輸了大明也就不可能再有另一個收復西疆,恢復漢唐榮光的時刻了。輸了,大明國運喪失,自己萬死都不足償萬一了。
張儉難得地認真了起來,將無數前來送禮,企圖混軍功的親戚友人擋在了門外。和張永一起細選將領,挑揀官兵。籌備軍畫,全心運籌。
傾國之賭,大明輸不起,正德皇帝輸不起,內閣大臣輸不起,他張儉和張永更輸不起。
鐵騎錚錚,一道黑線出現在敦煌的視線之內的時候,敦煌戰場上的敵我雙方都是一愣。待到黑線漸漸清晰,越來越近的時候,一面日月軍旗引爆了戰場。
敦煌城內士氣高漲,吐魯番的軍隊反而有了一絲慌亂。此消彼長之下,竟然將已經擠進了城牆內的吐魯番軍反推了回去。
剛開始,巴嘎爾開始還有一點慌亂,待得發現來敵不過兩千餘人之後,才長鬆了一口氣,哈哈大笑地點了幾千軍馬出擊,將那支送死的大軍軍隊擊退即可。
敦煌之戰已經勝券在握,不必為了區區一支小部隊亂了節奏。
勝利曙光即將來臨的時刻,一定不要太過掉以輕心。若是巴嘎爾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肯定寧肯晚幾天攻下敦煌城,也不會做出這一個致命的決定。
一軍奮死,萬軍莫當。當一隻軍隊視死如歸的時候,戰鬥力是不可以用常理來解釋的。
鐵騎錚錚,殺聲四起。兩隻騎軍狠狠地撞在了一起。身先士卒的素老將軍一馬當先地帶著手下的軍隊猶如一把火熱的尖刀,將阻擋的幾千大軍瞬間刺破。老將軍顧不上身後還在糾纏的敵軍,聲嘶力竭地大吼著:“向前,向前!”
大軍所指,吐魯番軍內部亂成了一團。
馬蹄聲聲,血染長刀。劍尖所指,所向披靡。等到快要衝破重重阻礙,到達巴嘎爾的中軍大帳跟前的時候,巴嘎爾才如夢初醒。都顧不上自己的幕僚和那群阿匍們。所有人都被拋下,成為阻擋敵軍的血肉欄柵。自己帶著衛士匆忙爬上了幾匹軍馬,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狼狽而逃。
中軍帥旗應聲而斷,吐魯番的軍隊一片混亂。敦煌城的戰事瞬間逆轉,素老將軍卻好似認準了巴嘎爾一般,死咬不放。
實在是巴嘎爾那一身華麗的鎧甲,太像一盞指路明燈了。
大明軍隊窮追不捨,人數卻越來越少。不斷有人戰死,有人跌落馬下。卻又成功地咬住了敵人的主帥不放。直到巴嘎爾醒悟過來,拋棄了自己華貴非常的戰鎧,才得以險險地輕裝衝進了大群軍陣之中。
巴嘎爾以為自己終於安全了,卻不妨身邊的人突然一陣色變,接著一聲大喝響起:“將軍小心!”。
聲音還沒落下,巴嘎爾便趕到胸口突然一麻,低頭看了看,卻是一隻精鋼打造的箭頭透胸而出。
巴嘎爾眼前一黑,便從馬上摘到了下來。
戰場瞬間安靜了下來,片刻之後,軍陣之中一片混亂。素老將軍仰天長嘯地將手中的寶弓揚了揚之後,丟棄一邊。抽出了寶劍,對著身邊僅存的百餘手下道:“餘願足矣,各位袍澤,咱們黃泉路上見!”
大軍之中,進來容易出去難,何況自從巴嘎爾中軍帥旗倒下,吐魯番軍便停止了攻城,紛紛回援中軍。如今,素老將軍和他的手下插翅難飛了。
城牆上一片安靜,城牆下也是無比喧囂。素老將軍終於倒下了,血染征衣倒在了血泊裡,青陽子從頭到尾都跟在了他身邊,不離半步,最後又一起倒在了一片j箭雨之中。
瘋狂的天神教徒蜂擁而上,亂刀分屍,城牆上嚎哭一片。敦煌知府帶著敦煌的官員們對著老將軍倒下的方向,緩緩跪倒。
“老將軍戰死沙場,英靈不滅。堪為天下楷模。老將軍一路走好!”敦煌的百姓將士們跪下了,官員們跪下了。齊齊送別那支堪為天兵,救了全城百姓的大明軍隊。
這也是從太宗之後,文官第一次對著一個武將跪倒。也是幾百年來,第一次滿城百姓為一支軍隊的覆滅痛哭。
鳴沙山上一聲長嘆。幾分感慨,幾分歉意!
吐魯番的軍隊雖然消滅了突如其來的大敵,卻失去了主帥和一大幫子高階將領以及隨軍阿匍。重新立起來的中軍大帳裡,一片爭執廝打,混亂不堪。軍隊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