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每一朝都有的“某朝受命之璽”,作為一朝根本,除立天子、太子、皇后、太后,不用此!
天子信璽就是天地鬼神之用。
天子之璽,就是外交時,和藩國外夷之用。
皇帝信璽就是冊封貴族皓命之用,包括後宮妃子,以上五璽就是常璽,不可變。
皇帝之璽就是日常用璽,每一代皇帝都可雕刻,印文是年號,標誌著在一朝年號內所有旨意,實際就代表著每一代皇帝的氣運和權威,相互有差別。
此時這道旨意當然用的就是這個。
當王存業接旨了,頓時身上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紫氣,這就是欽差的意思在內了。
這時,一個太監帶著秋林道官進了殿。
“秋林拜見皇上,見過輔國真人。”秋林道官進了立刻對天子跪拜,又起身對王存業行禮。
“這次有邪神出世,帝都可能有它的痕跡,輔國真人全盤負責這事調查,你聽命當真人副手!”天子吩咐著。
“臣遵旨。”秋林道官頓時伏身應命說著:“臣必配合輔國真人,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話一落,雖無正式旨意,但還是落上一絲紫氣,只是比王存業單薄了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立刻辦理
見事情完成,天子鬆弛了些,口氣緩和:“這件事是關係道統,一定要查到底,誰的主略,誰的策劃,誰的傳播,都要由一網打盡,真人,這些勞心費神的由秋林和京治府來辦理,您主持大局就是!”
說罷,天子細細想著,緩緩說著:“真人,只有秋林道官輔助,我怕還不夠,這樣,朕給你平亂玦,遇有奸惡不法者可以先斬後奏。”
朝廷賜給臣子的憑證就是印信,但特殊憑證有尚方寶劍、王命令牌、金銀令箭。
尚方寶劍又稱天子劍,朝廷制度,以尚方寶劍象徵代表皇權的專斷權力,一般欽差都沒有,授權的話,有隆重的儀式。
其次就是朝廷頒佈給欽差大臣或者總督的王命旗牌,有著“令”字的青旗和圓牌,作為具有便宜行事特權的標誌。
而金銀令箭是指關鍵時可憑這個斬殺大將,並且違背常理緊急調動軍隊出防區。
以上是針對文武百官和欽差,但平亂玦針對的是特殊的人,比如眼前這個真人,身份很特殊,不能給尚方寶劍、王命令牌、金銀令箭,因此賜下這個。
天子說完,雙手輕擊,頓時一個內侍將一塊玉佩取了出來,天子說著:“真人請寬心,有此不會出現調遣不動的情況!”
說著天子親自拿了過來,遞給王存業。
王存業心中感動,正容將平亂玦收了起來,說著:“皇上放心。必不辱命,臣告退了。”
當下王存業和秋林道官行了出去。
見著遠去,天子才無聲吐了一口氣,眼神裡有點迷惘,許久,自語說著:“希望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二人一出殿,就見內侍迎了上來。略一點頭就示意跟著,當下無話,一落出了宮城。每出一重,就聽見後面喊著:“上錢糧了!”
這就是關閉宮門的意思,出了皇城。這時月色清輝,王存業一笑,沒有說話,就在月色下踱步。
此時月輝灑下,天街靜默,兩個人默默慢慢踱步,王存業摸著這平亂玦。
本質上說,不過是一塊美玉,但現在裡面寄託著是滾滾青氣,說明這平亂玦本質是相當於三品官的印信。
片刻。望著皎潔的月亮,王存業出言說著:“秋大人,現在天色還不算太晚,趁著此時去京治府上看看?”
“正有此意。”秋林道官說著,兩人頓時一拍就和。出了皇城一路朝著京治府上去了。
京治府
此時陽春三月,沿道樹木吐綠,府內也是深深,提督大人張度正在洗漱,就準備休息,正和老妻張錢氏說話。
“李侯爺家三公子人品不錯。才學也佳,門戶也相對,你的看法是?”
“這話我們商量了多次,李侯爺家三公子是不錯,可兩人命相不對,會克妻,我女兒不能填上去。”
“命相不對,還是有破解法子……”
張度淡淡說:“這事我作主了,你就別提了。”
話說張度雖貴為京治府都督,但長相卻清秀,不像個掌兵權的,但只有這淡淡語言中,才見得顏色,張錢氏就沒有反駁,只是心裡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