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不值,自己的位次也高不到哪裡去,僅是妥善處理耶律保機的後事,有利於收服一部分契丹人心,也值得李曄動這下嘴皮子。
李曄沒打算把契丹人都殺光。
種族滅絕政策,在李曄看來不僅毫無必要,而且一無是處,滅絕人性就是這個策略的唯一評價。
草原上的牛羊,還是需要人放的,別的姑且不言,羊毛牛奶有多大用處,李曄這個地球來客還是知曉的。
要想長久統治草原,讓這裡長治久安,就得讓牧人能夠吃飽穿暖,不必去靠搶劫、剝奪他人生活財富,就能安居樂業。
那麼發展牛羊及其衍生品的商業貿易,讓中原與草原取長補短,大家能夠互惠互利,無疑是最妥帖的國策。
中原人的巨大需求,一旦激發出來,足夠讓草原人不愁吃穿。
說到底,普通的農夫與牧人,本身又有什麼過錯呢,只要讓他們能好好活下去,絕大部分人,不會吃飽了撐得去擰刀子的。
久而久之,放蕩不羈的草原人,也會生出國家之念。因為,那是他們安穩幸福的保障。
民族融合,和睦共處,安居樂業,才是人心所向與歷史發展的必然。
到了那時,大唐只會更加強大。
這是長遠構思。
就短期形勢而言,此戰之後,黃頭、韃靼兩部勢必恢復勢力,在如今草原上大部族不多的情況下,他們會成為金字塔頂端的存在,留下可用的契丹人,有利於制衡他們。
因為這些原因,李曄向儀坤州下達了降者不殺的軍令。並且嚴令草原部族軍,與黃頭、韃靼兩部的戰士,即刻起坐守營寨,不得擅出。對契丹修士與軍隊的繳械、收復、納降事務,都必須也只能由唐軍來做。
相比之草原蠻子,文明的唐人,下了戰場,到底還是仁慈些,也有紀律性得多。
至於戰利品,李曄還是會給那些草原部族軍,這是承諾。
不失信,這是李曄必須要有的作為,要不然以後沒法順利掌控草原。
對李曄的安排,草原部族軍一開始頗有微詞,上到酋長下到戰士,經過這些時日的激戰,個個都殺紅了眼,正是情緒激盪的時候,此刻,他們滿腦子都是殺光儀坤州的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