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掃了一眼,皺了皺眉,“這個時候,他們來添什麼亂。”
去年秋天,長安修行學院才正式招收學生,現在還不滿一個學年,學生也只有八千人,雖說有不少即將成就真人境的,但大多數都是練氣初期上下,一群翅膀還沒長好的雛鳥,哪有現在就去天空翱翔的道理。
對李曄而言,長安修行學院,是他推行全民修行這項國政的基礎,裡面的學生日後也都是要有大用的,說是大唐未來都不為過。現在的戰爭局勢雖然僵硬,但還沒到需要把“少年人”送上戰場的地步。
李曄本來不想多理會這件事,讓一員大臣出面,讓他們回去就行了,但轉念想了想,“少年人”的血氣意氣可鼓不可洩,便讓來報信的官員,去把幾名為首的學生帶進來。
不出李曄所料,為首的幾名學生中,果然就有張長安和楚錚。看他們的行走站位、目光神情,張長安和楚錚還是絕對領頭者。
這也不奇怪,他倆都是在河西、陽關浴血奮戰,為國立過軍功的,無論是天資心性還是地位身份,要成為學生領袖都不那麼難。
“想要為國征戰,從學院學成出來後再說,眼下皇朝雖然四面戰火,朝廷卻還能處理得好,完全沒有到需要把幼崽送上戰場的地步。你們若想立功,就在學院好生修行,來日走上戰場的時候,不要敗軍辱國才是。”
李曄認可了對方精忠報國的信念,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張長安和楚錚相視一眼。
前者抱拳道:“殿下教訓的是,普通學院學生,的確應該好生進學才是,但是我們不同。我們之前就是沙場戰士,現在國家有難,我們哪有安心進學的心思,請殿下容我等出戰。等到滅了敵寇,我們再回來繼續進學!”
楚錚連忙接話道:“長安修行學院,培養的是為國所用的將士和官吏,而不是一群需要被人保護計程車子。現如今舉世攻唐,若是我們不出戰,日後學院的學生,只怕會安享太平,忘了什麼是報國。
“眼下學院初建,正是樹規矩、立傳統的關鍵時候,我們必須要讓後來的學生知道,進了學院,就到了報國的地方,隨時要準備為國奮軀。只有這樣,往後的學生才知道,他們為何要進學院,他們進學院是做什麼的!”
其他幾名學生,也相繼表明了堅決的態度。
長安修行學院這批學生,大多都是軍中有功之士,最不缺乏的就是血氣之勇。
李曄沉吟下來。
他本來不想讓學生出戰,覺得這是對他們的不愛護。
但李曄也不得不承認,張長安和楚錚這些話說得很有道理。
長安修行學院並不是什麼象牙塔,而是一座預備“軍營”,從這裡面走出來的學生,往後無論是為官還是為將,最需要的,就是明白自己的使命。
大唐修士的使命,當然是為國而戰,無論是投身沙場,還是投身政事,彼處都是他們的戰場。
樹立這樣的使命與傳統,對長安修行學院的未來,乃至對大唐的未來,的確是有益無害的。只不過,這對這些學生來說,多多少少有些殘酷。
然而皇朝要長盛不衰,本來就是一個殘酷的歷程,這意味著許多將士需要血灑疆場,為皇朝滅殺一切覬覦之敵,也需要治理內政的官吏,多少有些不畏權貴、不容宵小的鐵血之氣。
要培養這些東西,很不容易。
李曄沉默了許久。
臨了,他目光炯炯地道:“我給你們兩日時間,兩日後,北赴雲州,到狼牙軍主將上官傾城軍前報道,聽其調遣。記住,我只要三千人。”
張長安、楚錚等人相視大喜,連忙拜謝,同時表明不需要兩日,明日就能啟程。
只要三千學生出戰,就有很多學生沒有機會,李曄這麼選擇,當然是突出此事的珍貴和榮耀。張長安和楚錚回去後,挑選的自然是學院精英,這就能樹立一種先進感來。
只允許三千人出戰,也是李曄為了儲存學院實力,若是戰事不利,至少學院還能辦得下去,日後也有捲土重來一雪前恥的可能。
上官傾城率軍出擊漠北,是不能耽誤的要緊事,沒有貽誤戰機道理,但在戰局僵持的當下,此戰也沒有到火燒眉毛的程度,該做的準備是一定要先做好的。
譬如說,與秘密調遣到這裡的三萬精騎,進行必要的磨合訓練,儘量消除戰陣配合中的滯澀感,儘快提升兵家戰陣之力的威勢。縱然不能跟如臂指使的狼牙軍精騎媲美,至少也要做到細節不差,大處無錯。
因為這些訓練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