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血崩,鐘鳴卻是無動於衷。
他的個人微博沒有發文解釋,微光工作室的官方微博也非常沉默,任由很多黑子在網上狂歡,任由輿論不斷髮酵。
微光工作室雖然製作了幾款不錯的遊戲,但也是有黑子的。
工作室裡。
看著這麼多的差評,賈嘉感覺自己有點頭大,他看了看鐘鳴:“老大,我們真的不需要澄清一下嗎?遊戲中的內容,明明都是真實存在的案例,這些人黑都黑不到點子上啊。”
鐘鳴不以為意:“不用理他們,媒體那邊這兩天就會出報道,讓他們蹦躂兩天吧。”
賈嘉點點頭:“嗯,我就是擔心,口碑這麼崩,對咱們工作室會有一些不好的影響……而且,這也太崩了吧?完全出乎我的預料,我本來以為,就算大家不知道這是真實案例改編,評分應該也會在7分以上的,現在這趨勢,可能要直接跌到6分了。”
鐘鳴繼續忙自己的事情:“有刷一星的專業黑子,實屬正常現象。”
“刷一星的專業黑子?”賈嘉一愣,“我們工作室,也有這個待遇了?”
鐘鳴笑了笑:“當然了。”
評分,確實不合理。
《惡魔在人間》這款遊戲,鐘鳴的定位是“公益”,它就是一款讓玩家不舒服的遊戲,因為只有玩家們切身感受到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才能理解科技防衛專修學院中發生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才能理解為什麼孩子進到裡面之後,會發生人格的異化。
所以,它並不是一款討好玩家的遊戲。
而在相關的報道大規模出現之前,很多人並沒有關注這些,自然對遊戲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會有質疑。
但再怎麼質疑,這遊戲的評分也不該落到6分多。因為這遊戲的品質是鐘鳴親自把關的,不管是動作、模型還是遊戲內的場景,各個方面的完成度都很高。
而遊戲的劇情方面,各條支線的選擇、結局的設定,也都比較合理。
即使玩家不知道這是真實事件,但平心而論的話,給個7分也不過分。
鐘鳴發現了,在很多評測網站上,很多沒有購買遊戲的玩家大規模地打一星,一星的佔比已經達到了6%以上,是極為不正常的比例。
至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打一星?
顯然是因為微光工作室惹到了一批人。
一些是渠道商、研發商,一些是玩家。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微光工作室從創立之初到現在獲得了那麼多的成功和關注度,遊戲備受玩家喜愛,既然有粉絲來,那麼必然也會有黑子和噴子。
渠道商這裡,鐘鳴自己做渠道,乾脆一分錢都不再跟渠道分成,雙方早已交惡;而其他的華夏區的研發商,看到微光工作室的作品叫好又叫座,也必然有很多人眼紅。
同行是冤家,彼此是赤裸裸的競爭關係,黑倒了微光工作室,他們就算不能直接獲益,也能間接獲益。
而還有一批人,是一小撮比較特殊的玩家群體,他們是自發地在給《惡魔在人間》這款遊戲打一星差評。
表面上看起來不可思議,實際上的內在邏輯很容易捋順。
因為微光工作室目前的所有遊戲,都有鮮明的華夏文化色彩。
《潛伏之赤途》,講述的是在特殊歷史時期的一種家國情懷,講的是犧牲、奉獻和絕境中的人性。
其他的像《水墨雲煙》、《太吾繪卷》、《生肖守護者》等遊戲,也全都是以彰顯、弘揚華夏文化為主要賣點。
在很多玩家心目中,微光工作室是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工作室,是以弘揚華夏文化為己任的工作室,是大大的加分項。
可對於另一部分玩家來說,這會引起他們生理上的強烈不適。
如果放在鐘鳴的前世,這部分人大概可以叫做“恨國黨”,但放在這個世界,可能“恨國黨”這個叫法已經不準確了,應該叫“恨華黨”。
反正,人,還是同一類人。
這些人崇尚西方文化,把華夏文化貶得一文不值,以此彰顯自己的優越性;
在評價華夏和西方的文化作品的時候奉行雙重標準;
口口聲聲強調“藝術無國界”,要“拋棄陳舊的國家、族群觀念”,要“擁抱世界文化融合”。
可他們所擁抱的“世界文化融合”,無非是在全盤接納西方文化,因為在這個世界中,西方文化顯然還是佔據著主流地位,有著極強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