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在綿延的戰火中落幕了。
湯盈控制的機甲向著遠處的雷獸射出最後一發粒子炮,蟲族大軍潰不成軍,人類開始發動全面反擊,清掃戰場。
主角駕駛的機甲耗盡了全部的能源,在過場CG中,主角從已經殘破不堪的機甲上下來,他的頭盔面罩上也沾染了不少蟲族的綠色黏液。面罩的自清潔功能啟動,重新將視野清理乾淨。
此時,鏡頭從主角的身上掠過,不斷拉昇,俯瞰整個廣袤的戰場。
人類和蟲族大戰在這顆星球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在廣袤的戰場上,到處都有爆炸燃燒的黑煙,大片大片的蟲族屍體倒閉在遍佈的彈坑、壕溝中,蟲族的殘肢和外殼完全被燒成了焦黑色,彷彿在散發著陣陣惡臭。
人類雖然勝利了,但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鏡頭繼續拉高,依稀可見遠處人類擱淺在星球表面的星際艦隊。這些大型飛船全都損壞嚴重,有些飛船的外表甚至已經面目全非,大體完好的那些飛船也能看到各種殘缺,沒有一艘船是完好的。
在飛船中間,還殘存著許多蟲族的屍體,這些蟲族從地底突然出現,讓人類的星際艦隊遭到嚴重破壞。
在內部通訊頻道的語音中,執行任務的小隊成員和更高階的指揮官還在不斷地彙報情況或是進行現場指揮,但漸漸地,內部通訊頻道的語音越來越小,由《星際火種2》獨有的BGM所取代。
在背景旋律中,鏡頭繼續拉高,最後定格在天空中那顆深紅色的行星,如同暗淡的鮮血。——深紅的顏色也象徵著它的壽命,那是一款已經接近末年的恆星,隨時有可能把整個恆星系變為煉獄。
最終鏡頭定格在遠方,高處是深紅如血的碩大恆星,下面是紅褐色的土地和烽煙未息的戰場。主角孤零零地站在巨大的機甲旁邊,看著天上的恆星,背影有一種說不出的悲涼和落寞,不知道是不是在懷念自己的故鄉。
螢幕上出現了遊戲的標題:《星際火種2:叛亂》!
……
雖說是續作,但《星際火種2》跟前作並沒有時間線上的直接延續關係,更像是同一時間線之下的兩個不同視角。
前者是指揮官視角,後者是一個普通戰士的視角。
不管怎麼說,這個序章的作用是讓玩家能夠熟悉操作、把自己代入遊戲背景、用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展示這場戰爭的宏大場面。
這些目標,全都超額完成了。
在GS1模擬器、體感服和全視顯示器的密切配合之下,《星際火種2》把FPS遊戲的體驗完全拔高了好幾個層次,讓玩家們獲得了完全不同的遊戲體驗。
直播間的觀眾也都看得很爽。
雖說沒有360度環繞式螢幕和體感服,但《星際火種2》本身的品質也不輸市面上的3A大作,即使是以傳統的形式觀看也會情不自禁地被這種大場面所震撼。
……
序章結束,無縫銜接正篇的內容。
遊戲標題的大字漸漸消失,鏡頭仍舊保持著俯瞰的視角,天空中的紅色太陽慢慢下沉,夜空中佈滿了繁星。
因為這顆星球上的大氣非常稀薄,所以天空中的星河也顯得格外明亮。
鏡頭下移,白天混亂的戰場正在被清理乾淨,那些蟲族的屍體也沒有被扔掉,而是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被人類收集了起來。
在這顆星球上,人類始終處於資源極度匱乏的狀態,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都不能浪費。
人類以部分還能正常運作的戰艦作為基地,同時也向戰艦外擴張,構建了一些相對易於建造的建築,構築了簡易的建築群作為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基地。
基地中燈火通明,有很多不明設施正在通宵達旦地工作,可能是冶煉廠、資源採集場等等。
一艘艘小型飛船在人類基地附近穿梭,那些飛船的功能各不相同,有些是為了調查,有些是為了採集資源,就像辛勤的蜜蜂一樣各司其職,看似忙亂卻又有序。
鏡頭向著人類基地的方向飛掠而去,最終尾隨在一艘小型飛船後方,隨著它降落在地面上。
一支疲憊的人類小隊從飛船中走出來,使用輪滑鞋向著附近的軍營行進。
在這支小隊中,湯盈一眼認出了主角的背影。主角穿的防護服跟其他人有細微的區別,而且他的身材也更加高大一些。事實上,主角的身份是軍士長,雖然軍銜並不算高,但在整個艦隊中都有極高的威望。
“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