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讓董廣處在了最前面,走圈畫圓。反而讓董廣陷入了一個比較危險的程度。
董廣這種條件下必須冷靜,把自己的連環拳步法練習純熟,化去這種範圍追步的直來直去的氣勢。
自從連環拳打法的步子練到身上,董廣從來就沒認為自己的腳步化得有什麼問題,現在一時能放不能收。他這才明白過來,自己的步伐原來還存在著問題。
《去笈七籤》:將至所居,自後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
這是大好的時機,邱坤自然不會留手。所謂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個生活道理,在這個拳術遊戲之中竟然也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個的遊戲,竟然包含了這麼多道理。
第七十三章 兵家五派
左腿前邁,後腿蹬直。Ωヤノ仯�譏帷。�!!#�窶ひ桓齬�驕筒宓攪碩�愕耐蝸隆4�乓桓霾嗌淼畝タ琛�
他使用的這招,正是工字伏虎拳之中的常見步法之一,也是武術套路之中最基本的兩大步伐之一,弓步。
前腿為弓身,後腿為弓弦。上半身如箭斜撞過來。因為在這個遊戲之中,邱坤是不能用手,或者起腿的。
董廣身子被撞到,一個阻咧。向前微微挪動了一些。“好大的勁,我該怎麼辦,對了,連環拳龍折身的步子。”
龍折身,本是連環拳之中的一式防禦之招,此招有兩個名稱,按象形取意則名為“浪子回頭”,如果按照易經方位,則取名“龍折身”。
對應易經之中: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但是董廣此時不能用手,也無需用手,步子一斜,身體一轉。一個龍折身換胯,緩勁,他的後腿緊緊地擦著圈子的線,這時候身體正面恰好頂住邱坤的撞擊。
董廣的右腳微微往前挪動,離開後面的圈線。左腳在前猛然發力。整個人似要往前衝撞的時候,身體卻突然一轉,肩膀一帶。
《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邱坤也做好的抵擋的準備,身體在不由自主中微微前傾。卻突然被董廣轉身的肩膀一帶,發勁的方向錯誤。
“再前進之中,突然轉身。這樣我能形成的衝擊力,實際上會更大一些,而且能把邱坤的力量化掉一部分,邱坤撞擊的力量就沒有辦法達到我的身上了。”
這是董廣在格鬥之中的本能反應,腦子轉的飛快。
邱坤的樁功果然不錯,董廣自打練拳以來,從單腿站開始,虛步單腿站、閉眼單腿站、閉眼虛步單腿站、無極樁。經過這五個層次,五個階段的練習,樁功竟然才略微高於邱坤一點。
邱坤肩膀被董廣帶住,身子一側,後腳腳步不由微微一進,這個時候兩個人都已經離圈外很近。
“哈哈,來我們的功夫不相伯仲啊,剛才是我你了,董廣,停手如何?”
邱坤一聲大笑,這雖然只是一個步法爭鬥,但是到現在已經顯而易見的可以出,兩個人的功夫都在明勁之內。
“邱教練腰馬功夫紮實,步法靈活,進入明勁的時間比我董廣長,經驗老道,這個遊戲,正好我能多向您學習一點,所以咱們還是比完吧!”
董廣在撞擊過之後,兩個人的身體這個時候已經形成了一個接近於平行的狀態。
不過稍一折轉,依然是董廣自己的身體朝向圈外,這時候更加不利的,仍然是他。
“既然你還想再比會兒,那就繼續吧。”
邱坤身體微微一蹲,隨之一腳向外剷出。董廣在身體前撞後,左腳並不停留。緊接著斜上了一步。走了一個圓。
兩個人的身體這時候在空中俯瞰,正好構成了這個太極圖之中的曲型分割線。一陰一陽,一正一背。
邱坤所用的正是工字伏虎拳之中的鏟腳馬,工字伏虎拳之中腰馬功夫共有十二種,一曰立馬,二曰鏟腳馬,三曰二字鉗羊馬,四曰四平大馬,五曰吊腳馬,六曰弓箭馬,七曰麒麟馬,八曰落脆馬,九曰下坐低馬,十曰扭馬,十一曰蹲馬;十二曰獨腳馬。
這裡所說的馬,其實就是一些拳術在練習之中的步型,如馬步弓步之類,這種步型在最開始僅能作為拳術發勁的一種練習方式,但是在功夫進入明勁之後,透過一些遊戲的練習或者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