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2 / 4)

小說:少年武宗 作者:千頃寒

看父親是否回來了。

兩天後,徒步百里,他終於回到了家中,父親似乎早有預料一樣,看了他一眼:“不錯,這兩年你的功夫進步很大,七步浮屠錄你練的怎麼樣了?是否練到了最後一重境界。”

“試試不就知道了嗎!”他咧開嘴,笑得有些不自然。這三年裡,他幾乎沒笑過,這是他三年中第一次這樣去笑。

一拳擊出,董照同樣一拳擊出,父子兩人拳頭和拳頭重重地碰到一起。竟然讓地面塵灰四散蕩開!威力顯然到了極點。就在董廣以為自己可以和父親勢均力敵的時候,突然被制住一肘,被董照扔在地上。

“你心裡有顧忌,不過你的七步浮屠錄,已經修煉到了第七重境界,這是儒家內省法,也是七步浮屠錄的最後三層,你自己看看吧!我給任志超聯絡一下,你的身份證明,他會給你補辦,對了,給你手機,你女朋友並沒有換號碼,你們早點結婚吧!我們這些老人也不想再操心了,哈哈!”董照說完,就大笑著轉身離去。

七步浮屠錄的本意是還原西漢經學家的修行方法,它練到極深的層次,其實也就恰好合了儒家的內省法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儒家內省法的核心就是這二十八個字。這個境界的第一層,是晚上閉上眼睛,去回想自己今天一天所發生的事。開始的時候亂如麻,很少有人能把一天所做的事情按照時間有次序的排列。這也是七步浮屠錄的第八層境界。”

“內省法的第二層境界,是在已經能夠回想起一天發生的絕大多數事情,並且能按照時間次序有效排列的情況下。進入到第二層分類,思想為一類,就是今天我腦海中所誕生的所有想法。交往類,我與朋友親人之間的來往談吐以及行為。學習類,我從書本朋友老師先人以及天地之間所學到的東西。這是再回想過一天的事情以後,重新思考並且鞏固自己的獲得,並將其記錄與本寫成心得。這也是七步浮屠錄的第九層修煉,練到極處,對於工作的分類處理,有很大幫助。”

“內省法第三層境界是心正,有言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這也是儒家為了防止外魔入侵最關鍵和內省法最重要的階段,也稱為撥亂反正。為人謀而不忠乎,我今天有沒有謀慮思考過不良好的想法。如果有,先從思想上消滅它。不能讓它侵蝕我的內心,使我思想行為逐漸不端。如果沒有,則鞏固正念,堅定道心。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我今天和朋友親人的交往是否做到了誠信,動作與談吐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修改它。在以後的日子身體力行。不能言行不一,不然外魔入侵,心念不純,難以進入精神至誠。傳不習乎,書本朋友老師先人天地傳授給我使我領悟的東西我是否記錄下來並且複習掌握。如果沒有,先將其記錄下來,要花很多時間去掌握的,每天慢慢消化一點。這也是七步浮屠錄的最後一層。至誠之道,此法修煉極致,便是禪宗神秀所說的: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長期堅持下去,則雜念不生,心無二物。便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把自己的思想心念純正之後,就開始身體力行,也就是身修。”

“書曰,學者有三層境界,一為信,二為學,三為奉法修持。能信者,未必能學。中間苦楚,學者自知。學者能了明經意,通達卷章。奉行者寥寥無幾。凡有得其中精髓者,皆號修者。為一門一派之中流砥柱。”

董廣的身份資訊被移交下來,他並沒有再參與任何政府職務。他和趙鳳亭在本地的一個酒店就行了婚禮,婚禮很簡單,只請了雙方父母和親戚朋友。其他的人全部不知道。

婚後,董廣和父親一起整理起自身的拳學經驗,將它們全部編寫入《兵家武學錄》中。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家武學錄(上)

五年之後,他和父親終於整理完畢,開創了一條系統而完整的修煉道路。董廣也終於進入了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的層次。

兵家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俗,即兵家做將軍之時,手下士兵以練習器械為主,而兵家被賦閒的時候,則家丁鍛鍊以拳術為主。我一共有九十九層系統的修煉方法,在本書中,只為大家總結四十層不包括基本功。也不為大家單獨總結兵家的器械練法。寫一本傳統武術的書,寫到我對練習傳統武術的人全部都死心。這世上往往假的能把真的逼到走投無路。

以下是基本功、樁功{十層},呼吸法{十層}。

一、基本功

五大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