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能對付殷勝之呢?
難道以前執政的時候太傻?這個時候變得聰明瞭?
當然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世間一切計謀都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
不是有個笑話,螞蟻伸出腿來,想要絆倒大象……
這種行為可行麼?當然可行了。
但是問題是兩者體型差的太遠,螞蟻只有被踩成肉泥的下場。
若是另外一頭大象呢?或者是一個木樁?能不能絆倒大象?
以前張秋臣執政中樞,也就是隻能掌控中樞而已,不過大齊五鎮之中的一鎮罷了。
所以力量不濟之下,什麼樣的計策也都不好用。
但是現在,殷勝之已經初步收攏各鎮權力,重建中樞權威,這般時候,張秋臣的老辣就能夠顯露出來了。
“如今天下人心思定,思大齊復興,強大。這個時候謀反,那就是倒行逆施,違背天下民心,是自取死路。希望陳孫曉不要這麼蠢!”
殷勝之淡淡的道。
當然,這後面有句話就是口不應心,是希望陳孫曉就這麼蠢,直接造反。
不過王者之心光明正大,他一言一行都要被記載到起居注之中,甚至日後會編入《實錄》,還有歷史書中的。
所以,他當然不能說,我希望你丫的造反,然後好收拾了你!
這就顯得不夠光明正大。
但是,換個角度來說。我挖坑只是為了預防你造反,其實我這位天子,也是不希望你造反的……
但是你非要往下跳,我也沒辦法不是?
盧振華笑道:“然則如此,卻也不能不小心。狗急跳牆,若是咬傷人了也不好!”
殷勝之深以為然,戰略上輕視敵人,但是真正動手的時候,戰術上還要輕視敵人,那就是找死了!
而如果說,當時在殷勝之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在海上截住了幾船軍火,那時候就能夠逼著北鎮造反。
為什麼那時候,不動手,要選擇現在呢?
很簡單,那時候名分不足啊!
那時候,殷勝之頂多只是各方總督一個名義上的盟主,不論是實力和名分都不足。
那時候逼反北鎮,雖然肯定還是能夠收拾得了北鎮,但是要花費極大功夫。
搞不好就要惹上一大場內戰!
還有,那時候為了對付北鎮,殷勝之肯定是要藉助仙門的力量。
以前說過,仙門實力太大了,藉助他們的力量,很容易讓仙門做大。有可能讓後世變成神權壓制王權的局面……
而殷勝之現在動手就不一樣了。
他是天子,是皇帝,和陳孫曉之間君臣名分已經定下。
這時候,陳孫曉造反,就是百分之百的反賊,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