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什麼?大悟無言!
六百六十六章勸化石塔
最近,因為柳道陵每時每刻都想著尋找佛門經典,耳濡目染下,她也知道了一些佛家的語氣。
大悟無言卻是佛門中至高的境界,遠比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來得深邃。
她仔細地研究著拴馬樁,樁子上圍了一圈鐵條,鐵條上有十多個鐵環,鐵環是用來拴馬的,石柱上的鐵條已經將石柱磨出一條半分深淺的槽子,她心中一動,抬起頭來看了看,拴在這根石柱鐵環上的馬匹就有六匹。
她突然明白了,這根拴馬樁絕對不是三百多年的東西,上面古老的文字證明了它的歷史最少是兩萬年,這根石柱上鐵條磨出來的痕跡又表明它被當做拴馬樁的時間最多隻有二十年,否則每天這麼多馬匹拴在這裡,不斷更換的鐵條早就將石柱磨斷了。
她興奮地打量著四周,馬市的邊緣有幾家出售馬鞍、蹄鐵的鋪子,她跑過去,找了一家招牌都快朽爛了的鋪子,大步走進去。
裡面有三個人,一個年輕人,只有十六七歲,一箇中年人,大概三十幾歲,還有個老人,歲數應該在六十歲左右。
她笑了,拿出一把小金錠,向老人走過去……
柳道陵在客棧裡用勁敲打自己的頭。
最近,這個佛門經典搞得他焦頭爛額,依然只能將勸化石塔的線索框定在蘇雲奈尕城四周五十里左右方圓四千多里的地方,這麼大的地方,又是黃沙又是草地又是小河的,到那裡去找這個荼毘之所?
“砰!”
一聲巨響嚇了他一跳,他吃驚地看著紅光滿面的金菱衝開房間門大步跨到他面前,還沒站定,就大喊著:“我找到了,找到勸化石塔了!”
金菱的推斷沒有錯,馬具店的老人告訴她,那根石柱是十四年前城北大商人多吉索望翻修家裡亭臺樓閣的時候挖出來的。聽到這個訊息後,金菱飛一般地衝進客棧報喜來了。
“大悟無言,多吉索望,恩,走,看看石柱去。”柳道陵騰地跳起來,抓住金菱的小手就向外跑去,不一會,就急吼吼地跑到馬市上,來到栓馬樁旁邊。
金菱的水平遠遠不及柳道陵,至少,柳道陵才看了一眼,立即看出這根石柱是花崗岩中的精品菊花青切割出來的。
可惜,由於年代久遠,隨便他怎麼看,也實在看不出切割如此堅硬的花崗石用的什麼技術。但是可以肯定一點,這塊花崗石與修仙者有關。
在龍神大陸,花崗石在很多國家都有,但是菊花青只有龍神大陸中部商曲國一處叫做大黃山的山脈中才有。
仙來國北部距離商曲國大黃山足足三十五萬裡,要靠人工運送這些沉重堅硬的花崗石跨越幾十萬裡的山山水水,走一趟最少需要四十年,這是什麼概念?就是一個二十歲的小夥子要走到六十歲才能到達這裡,還不說這些人類要推拉著承重的大車、跨越千山萬水、經過多少磨難、要死多少人才能夠運送一次?
從菊花青石柱上的大悟無言四個字證明了那根石柱與佛門有關,為了運送花崗石葬送無數凡人的性命,明顯與“慈悲為懷”的佛門仁厚的作風背道而馳。
那麼,為避免勞民傷財,只有透過修仙者運送才行。
何況,兩萬多年前,那些沒有靈根的人類剛剛從蠻荒時代過度到青銅時代,如何靠青銅器開採堅硬如鐵的花崗石都是個問題。
當然,也不排除是其他修仙者搬運來的,可是,其他修仙者費力不討好地運送這些石材來到這裡簡直不可理喻,最好的解釋還是佛門裡的修仙者自己採集來建造寺院和石塔。
在古籍中的記載中,幾乎都表明了當初佛門活動範圍就在仙來國的西北方,在那一片地方,直到現在為止,都還有著十幾處寺廟的遺址。以他所掌握的知識來看,德盧貢山脈一帶,並沒有寺廟方面的記載出現,而唯一的關於佛門的記載只有勸化石塔。
也就是說,勸化石塔可能在城北多吉索望家的地面下掩埋著。
柳道陵得到這個結論,激動得心中狂跳,拉了金菱就跑到北大街檢視地形去了。
讓他們直接進入多吉索望家去挖掘石塔是不可能的,於是,兩人圍著這個碩大院子繞了幾圈,又放出神識將位置確定下來後,才回到客棧中等待夜晚的來臨。
這一天,在柳道陵來回走動的步子中過得特別慢,看了無數遍窗外之後,黑夜終於籠罩了這個小城。
兩人急不可耐地跑出城去,來到北門外,在白天確定的地方放出法寶向下打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