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按照柳道陵的預想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眾多的築基期弟子在玉液期好手的護衛下,開始了六人對六人的實戰。
柳道陵的要求是:“不要怕受傷,只要不危及生命,玉液期好手們就不能出手終止戰鬥。”
築基期弟子的第一輪戰鬥十天後全部結束,造成了三十四人死亡,五百餘人受傷,如此大的傷亡並沒有引起任何不安的情緒,因為,不管是勝利方還是失敗方,人人都忙著反思剛剛經歷的戰鬥,這些反思,有對戰法的思考,有對組員之間配合的思考,也有對別人傷亡原因的思考。
柳道陵並沒有在這個時候摻和進去,他一邊忙於護派大陣的重建,一邊冷眼旁觀,他知道,這些弟子正在成長。
玉液期的弟子同樣以五人一組在金丹修士的護衛下進行著更為複雜的戰鬥,而金丹期修士之間的實戰,讓所有的人再次驗證了實戰經驗的重要性。
柳道陵與常青之間的一場實力極為懸殊的特別實戰讓大家歎為觀止,柳道陵硬是利用各種手段和地形輕鬆逃過了身為胎息中期修士的常青追殺,最後成功地將常青引入了彀中,困在一個初級的幻陣內。常青無奈地走出幻陣,他知道要是真的是實戰,這個幻陣會是高階的攻擊陣法,那他就算不死也要脫層皮了。
開始,眾玉液期以上的修士迫於陳元老祖的命令,大多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參加的訓練,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柳道陵與常青的那一場追殺戰後,才讓這些掉了一地下巴的修士們心服口服,甚至出現了玉液修士賴在實戰場中不走,專門等同門來假定實戰的事件。
五百四十九章成軍
二十天後,三千多人第一輪的幾百場戰鬥結束,大量的經驗被參與戰鬥的弟子詳細記錄和總結出來送到了研究人員手中,再經過三百多研究人員的總結,又形成了更詳細的理論。
在這些經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在戰鬥中善於配合的小組大多在第一輪中勝出,而單單想靠個人實力贏得勝利的小組大多在第一輪中敗北。
這個發現終於讓所有的小組人員開始思索和鑽研如何更好地相互配合,各種組員之間相互配合的想定方案開始出現,而多種更具備針對性的訓練方法也被提出來送到了柳道陵的手中。
然後,第二次的實戰評定會適時召開,連已經回到了銀劍宗的陳元老祖也參加了會議。
陳元老祖在離開十七天後就結束了會議回到了銀劍宗,他驚奇地發現整個門派都變了,以前沉悶和壓抑的眾弟子變成了一大團奮發的朝氣,每個人都在交談,每個人都在思考,每個人都對戰鬥充滿了期待,每個人都興奮得滿臉通紅。
當他參加了評定大會後,終於明白了大家的變化就是來自於柳道陵的實戰建議。
是啊,正如柳道陵在為期三天的評定會結束時的總結那樣:“……透過第一輪的戰鬥,有大量的人員受傷,甚至有三十四人死亡。這些教訓讓大家從最初被動地學習戰鬥上升到了**思考戰鬥,這是一種飛躍。特別是小組內六位人員的相互配合,讓大家開始明白了集體的力量遠比個人實力重要。接下來即將進行的第二輪實戰演練,就是讓大家將第一輪中思考成型的戰鬥方式付諸實踐!我相信,當第二輪結束後,大家能夠從思考戰鬥上升到運用戰術的變化,為今後更深層的大集體配合打下基礎……”
隨後每天幾十場的搏殺出現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實用的戰法,讓包括柳道陵在內的所有人都大感受益匪淺。
至於那些理論研究人員,也在一個月時間內逐漸從眾多的戰法中總結出了一整套《實戰概論》來,讓門內的弟子人手一本,全面提升了銀劍宗的整體實力。
柳道陵也從兩個月的集體實戰中知道了集體力量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建議唐掌門拿出一筆仙石來,在門內所有弟子中徵集好的建議。
這個舉措使得很多的低階修士提出了不少非常好的意見,其中包括全新的訓練方法、向人類軍隊學習,組建一個能夠有效執行命令的修仙者軍隊。甚至開始派出一批低階修士混入人類軍隊中去學習戰略戰術。
軍隊的編制在第二次實戰操練後不到一個月就結束了,每六人為一組,設組長一名,每十五組為一隊,派遣玉液中期一名和初期好手七名擔任正副隊長,每兩隊為一標,由玉液後期好手五名擔任正副標管,每三標為一營,銀劍宗內共計戰鬥人員三千九百餘人分為了四個營,剩餘一百五十六名玉液期好手,除門派內處理正常事務堂口的四十名外,五十六人充斥到標、營兩級擔任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