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沒有說放下的資格。”
“一直揹著,不覺得累嗎?”
“是很累,所以必須將它化解。若只是放下,它依舊存在,也許會出現在腳邊,也許會出現在身前,不斷地妨礙你的前行,因此與其以放下來逃避,倒不如直面它,將它從這世上化解。恩怨不存,那麼即便沒有放下,也已經等同放下。”
俊美男子拊掌道:“說得好,與其逃避,不如直面,這便是地藏菩薩能立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的原因,他沒有放下,而是同樣選擇揹負,可誰又會說地藏菩薩不懂諸法無我呢?”
無樂慧師不予置評,來自天魔的稱讚,只會讓她更加警惕,而不會放鬆半分。
俊美男子停下了拍手,話鋒一轉:“但是,佛友的情況似乎略有不同,因為你與半身之間的糾葛,非是一方選擇放下就能解決,必須雙方同時放下才能化消。在常人看來,覺得這股業障如同一根繩子,拴在兩位的手中,只要有一位放下,另一位就能一起獲得自由,其實不然。你與半身宿世糾纏,為善為惡,本是一體,這根繩子是將兩位捆紮在一起,只有一人放下,繩子並不會解開,只有兩人一同放下,才能掙脫束縛枷鎖,消去未來的劫數。若對方沒有選擇放下,佛友又打算怎麼辦?”
這一問題無樂慧師早已想過,當下斬釘截鐵道:“你既然提到了地藏大願,就該明白我會作何選擇。舍妹若是不悟,我便親身入地獄,渡她過苦海,縱使同墜無間,亦無所懼!”
“說的好!大智大勇,令人敬佩。”俊美男子再度拍手鼓掌,面上笑容更盛,“可是,佛友想過一種情況沒,如果對方不需要你來渡了呢?如果你的半身,已經自行脫離地獄,放下恩怨了呢?”
“這怎麼可能?”
俊美男子質問道:“為何不可能?因為她是惡體,你是善體,所以她就一定會沉淪,而你一定能超脫?因為她是魔教弟子,而你是禪宗弟子,所以她就需要你來渡她?這是我執,也是傲慢!”
無樂慧師微微生出怒氣,但隨即平復下來。
她沒有忘記最初的方略,只需將對方的言語視為清風,視為詐術,不放在心上,那麼無論對方說什麼,對她而言都沒有意義,所謂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你想說的只有這些嗎?憑這種手段,也妄想動搖我的禪心!”
“禪心若無破綻,他人如何能動搖得了?能動搖禪心的,永遠是禪心本身。你覺得在下在撒謊,那何不推算一下,在下所說是真是假,利用雙身之間的宿命聯絡,應該不難得知結果。”
無樂慧師登時陷入兩難境地,她的確可以推算出沐戀花的情況,可若是結果真的如對方所說的一樣,那她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
對方既然言之鑿鑿,顯然是對結果充滿信心,不可能作假。
可要是她拒絕推算,豈不是等於變相承認對方所說是真,所以她才不敢去知曉結果,對自己掩耳盜鈴是沒有意義的,這份恐懼同樣將成為她禪心最大的破綻。
無樂慧師決心將對方的話都當做詐術,可在事實面前,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並不是她想怎麼認為就能怎麼認為的。
“你覺得自己有義務去渡別人,卻不知這地獄裡只有你一人,對方早已得到解脫,放下我執,真正需要被渡的人,是你啊!”
俊美男子揚起嘴角,笑意燦然。
誰說只有邪論才能引人墮落?
無需曲解佛經,佛法正言一樣可以逼人墮落!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本心即魔
“居然是真的!這怎麼可能,她竟然能夠放下宿怨……”
無樂慧師終究還是選擇了實證,沒有畏懼逃避,於是她發現一切真的如那魔頭所說的一樣,妹妹已經放下了執著,鬆開了那根繩子。
俊美男子火上澆油道:“不僅如此,她還渡過了道心天劫,證見菩提,由魔入佛,領悟了大悲、大智、大願,只剩下最後一個大行,便能齊聚四大菩提薩埵,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樂慧師再也不能保持心頭的冷靜:“這不可能!她可是魔教弟子,怎麼可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什麼由魔入佛,你在誆騙誰呢?”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亦是無上的智慧覺悟,通俗來講,便是佛陀果位,在羅漢與菩薩之上,是佛門修行者的最高目標,哪怕是禪渡宗的高僧,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非是易事,同輩弟子中往往只有一人能夠達到這等成就。
“為什麼不可能?由魔入佛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