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2 / 4)

小說:蒼浪風歌 作者:蝴蝶的出走

集於數個點上,若是那幾個點被集中攻擊,城牆分分鐘有坍塌的危險。而且城東之外,全是一片空地,分明就是給以後進攻的漢軍預留位置。得悉這個情況,左賢王早就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是向東不斷建立防線,儘可能阻止漢軍從東面而來。另外一手,則是隨時準備撤退,這個計劃非常機密,除了左賢王本人和可摩爾大汗之外,基本沒有人知道。

當漢軍突然一夜之間卡斷了所有防線之間的聯絡,左賢王就意識到,此城不可再久守,於是便向可摩爾提議執行那個神秘的計劃,為了保證舒暢,他們還找來了一個大助力,右賢王。得到右賢王的協助,他們執行的撤退計劃,從全軍撤退,變成了將裴珊也視為一條防線的特種計劃,這個計劃的誘餌不可謂不大,貴族的雜牌軍隊和可摩爾這個大汗作為誘餌,親自拖住漢軍。

眼下漢軍已經逼近了裴珊,雙方均是在毫不知情地情況下,進入了可摩爾和左賢王計劃的節奏。兩萬餘匈奴軍還不知道他們被拋棄的命運,只是跟隨著那個隨時可能拋棄他們的大汗守在一座不可能守得住的城池之中。

而漢軍那邊,明顯是條而不紊地執行著這個計劃。裴珊城牆上的設計圖,高正手上也有一份,那是從洛陽帶出來的,所以高正才會放棄正面攻城,而是採取轟擊東城牆,意圖轟塌城牆,減少傷亡。只是漢軍和匈奴雙方似乎都低估了這一面牆。畢竟裴珊城的設計圖已經是二十餘年前,城牆結構雖未改變,帶肯定是該加厚的就加厚,能加固的就加固。因此東面這一面牆。雖是四面之中最弱的一面,但也不是那麼容易讓你敲開的。

三天炮火攻擊,裴珊城東牆搖搖欲墜,可就是沒墜。見此狀,高正便開始想別的辦法了,而最後的結論,居然是使用他一直沒有都大規模使用的強攻,正面強攻!雲梯和井欄代表的正面強攻古典手法。

“聽聞,匈奴的大汗可摩爾也在城裡?”高正平靜地問道

帳中的人點了點頭,伍旭拱手道“回將軍,匈奴大汗可摩爾攻下西域各國後,便一直盤踞在裴珊。”

高正點了點頭,“傳令下去,明日暫停攻擊,待本將軍去會會那個匈奴大汗,倒要看看,這個將死之人,是如何樣子”

第二天,御賜紅旗金邊,高家大旗在戰鼓雷鳴之下開到了裴珊城下。

高正一身獅盔,橫槍立馬,特有的高家親衛手持長刀大盾,赫然站在高正前面,匈奴人看見漢軍突然擺出如此陣仗,趕忙回去稟告可摩爾。

可摩爾一聽,一隊姿容雄偉的漢軍出現在城頭之下,趕忙披起戰袍前去一看究竟。

高正立於城下大喊“大漢大司馬,定遠侯高正在此,請匈奴大汗可摩爾出來答話”

可摩爾則是在城頭上大喊“久聞將軍威名,本汗正是匈奴大汗可摩爾,未知將軍為何率軍來此,攻我城市,殺我臣民?”

高正舉起長槍說道“這裴珊之地,何時是你們匈奴之地?你們匈奴人不事生產,缺糧則搶,缺馬則盜,如此行徑,居然也說此城此民乃是你的部屬?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摩爾挑了挑眉毛“我們匈奴人崇尚自然和武力,只有更強壯勇士才配擁有土地和奴隸,弱肉強食,這是自然法則!本汗哪裡滑稽了?反而是你們大漢,此處已經不是大漢國土,為何將軍卻引兵來此?”

高正舉起長槍繼續說道“西域絲路之民,無不向往我大漢天威,西域之民雖非漢民,但與我大漢乃是主從之邦,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可摩爾大笑道“你們要戰,那便戰,為何將軍還遲遲不攻?”

高正朗聲大笑道“本將軍今日只不過是來看看你這個無知之徒長成什麼樣子,待會我大軍殺入城中,好讓我的長槍找到那個槍下之鬼!”

第三百二十六章疏勒城破

打虎不離親兄弟,上陣不離父之兵。不過高正身為一軍主將,而是也是快五十歲的人,說什麼也不會再輕易地去做那些第一個攀上城頭的先登勇士。那麼,這個先登的重任,落到了誰的身上?答案就是高安。

十餘架高高的井欄從遠處緩緩靠近,井欄之上的弓箭手不停地往城頭之上傾瀉箭矢,壓制匈奴人。下面則是鐵甲衝城車帶著巨型衝城錘跟在井欄之後。兩旁還有無數的雲梯車,掩護。雲梯車,顧名思義,搭載運送雲梯的車子。前番高正看漢軍攻城,苦感城牆難攻,而最核心,就是雲梯太過於傾斜,當匈奴人舉高臨下投擲箭矢和滾木礌石,下面計程車兵若是舉起盾牌稍有不慎,便會跌落雲梯,造成危險。為此,高正專門臨時打造了一種雲梯車。這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