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笑而悄答道:“惶恐!惶恐!”說完,挨挨軋軋,漸近坐邊,低聲悄語呼道:“真人來此,趁此良宵,需要盡興?人生光景,能有幾何?”
劉晨笑而不答,那女子陪著笑,挨至身邊,翠袖中取出一個蜜合綾手帕兒與劉晨揩汗,道:“佳客勿得煩惱,我與你倚玉偎香,耍玩去來。”
劉晨笑了笑,打個響指,輕輕突出一個鎮字,只見那勁節十八公等人一個個頭痛欲裂。劉晨又一個響指,那些人都消失不見!
唐僧大驚道:“師兄?這是怎麼回事?”
劉晨笑道:“你自己四處看看!”
只見身後一株大檜樹,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後有一株丹楓。再看後邊,還有一株香杏,二株臘梅,二株丹桂。
劉晨笑道:“勁節十八公乃松樹,孤直公乃柏樹,凌空子乃檜樹,拂雲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楓樹,杏仙即杏樹,四個女童即丹桂、臘梅。”
唐僧聞言,大吃一驚。
劉晨繼續道:“有人說:以風雅談玄,議論華辭,凡與身心性命無關之說,皆是荊棘,舍性命之實功而空談道德,作無益之詩文,皆荊棘嶺木仙庵之四操,故殺之爽快!不過我不贊同,這詩文只要不讓去背,考試不考,讀一讀還是不錯的,正好以後把這些樹移栽到我的洞府!”
因果迴圈,勸人為善,切休作惡。一念初生,神明照鑑,任他為作。拙蠢乖能君怎學,兩般還是莫浪泊。認根源,脫本殼。要時明見,醍醐斟酌。貫徹三關填黑海,管教善者乘鸞鶴。
卻說劉晨收了香杏等樹木,脫出荊棘針刺,再無蘿藤攀纏,幾人繼續西進,行了多時,又值冬殘,正是那三春之日:
物華交泰,斗柄回寅。草芽遍地綠,柳眼滿堤青。一嶺桃花紅錦涴,半溪煙水碧羅明。幾多風雨,無限心情。日曬花心豔,燕銜苔蕊輕。山色王維畫濃淡,鳥聲季子舌縱橫。芳菲鋪繡無人賞,蝶舞蜂歌卻有情。
劉晨與唐僧師徒們正尋芳踏翠,緩隨馬步,正行之間,忽見一座高山,遠望著與天相接。
唐僧指道:“師兄,那座山也不知有多少高,可便似接著青天,透衝碧漢。”
劉晨笑道:“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雖有言山之極高,無他可比,但是豈有接天之理!”
唐僧道:“若不接天,如何把崑崙山號為天柱?”
劉晨道:“三藏你有所不知,自古天不滿西北,崑崙山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頂天塞空之意,遂名天柱。”
孫悟空道:“我們且走路,等上了那山,就知高低。”(沙僧道:“大師兄說得對啊!”)
於是唐僧快馬加鞭,馬快如飛,須臾,到那山崖之邊。一步步往上行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跪求訂閱啊!跪求打賞啊!
(本章完)
第189章 小雷音寺
書接上文,卻說劉晨等人來到山崖上。林中風颯颯,澗底水潺潺。鴉雀飛不過,神仙也道難。千崖萬壑,億曲百灣。塵埃滾滾無人到,怪石森森不厭看。有處有云如水光,是方是樹鳥聲繁。鹿銜芝去,猿摘桃還。狐貉往來崖上跳,鹿獐出入嶺頭頑。忽聞虎嘯驚人膽,斑豹蒼狼把路攔。
唐三藏一見心驚,不過劉晨神通廣大,微微一笑,打個響指,小眼一瞪,嚇得那些狼蟲虎豹四散奔逃,孫悟空在前開路,引唐僧直上高山。
行過嶺頭,下西平處,忽見祥光藹藹,彩霧紛紛,有一所樓臺殿閣,隱隱的鐘磬悠揚。
唐僧道:“師兄,前面是個什麼去處?”
劉晨抬頭,定睛合神,仔細觀看,那邊好個所在!真個是:
珍樓寶座,上剎名方。谷虛繁地籟,境寂散天香。青松帶雨遮高閣,翠竹留雲護講堂。霞光縹緲龍宮顯,彩色飄颻沙界長。朱欄玉戶,畫棟雕樑。談經香滿座,語籙月當窗。鳥啼丹樹內,鶴飲石泉旁。四圍花發琪園秀,三面門開舍衛光。樓臺突兀門迎嶂,鐘磬虛徐聲韻長。窗開風細,簾捲菸茫。有僧情散淡,無俗意和昌。紅塵不到真仙境,靜土招提好道場。
劉晨仔細觀看,看出端倪,對孫悟空道:“悟空!你看看前方如何?”
孫悟空也看火眼金睛,看了良久,看罷回覆道:“師伯,那去處是便是座寺院,卻不知為何禪光瑞藹之中又有些凶氣,觀此景象,也有些似雷音,卻又路道差池,我們到那廂,決不可擅入,恐遭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