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2 / 4)

接地龍。唐僧看畢,才上高樓,樓上果裝塑著他四眾之象。豬八戒看見,扯著孫悟空道:“兄長的相兒甚像。”沙僧道:“二哥,你的又像也像,只是師父的又忒俊了些兒。”唐僧看來道:“卻好!卻好!”遂下樓來,下面前殿後廊,還有擺齋的候請。

孫悟空卻問:“向日大王廟兒如何了?”眾老道:“那廟當年拆了,老爺,這寺自建立之後,年年成熟,歲歲豐登,卻是老爺之福庇。”

孫悟空笑道:“此天賜耳,與我們何干!但只我們自今去後,保你這一莊上人家,子孫繁衍,六畜安生,年年風調雨順,歲歲雨順風調。”眾等卻叩頭拜謝。

只見那前前後後,更有獻果獻齋的,無限人家。豬八戒笑道:“哎!那時節吃得,卻沒人家連請十請;今日吃不得,卻一家不了,又是一家。”雖然豬八戒也不想多次,略動手又吃過**盤素食;縱然胃口不好,又吃了二三十個饅頭,已皆盡飽又有人來相邀,唐僧道:“弟子何能,感蒙至愛!望今夕暫停,明早再領。”

時已深夜,唐三藏守定真經,不敢暫離,就於樓下打坐看守。將及三更,唐僧悄悄的叫道:“悟空,這裡人家,識得我們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為久淹,失了大事。”

孫悟空道:“師父說得有理,我們趁此深夜,人皆熟睡,悄悄的去了罷。”豬八戒卻也知覺,沙僧儘自分明,白馬也能會意。遂此起了身,輕輕的抬上馱垛,挑著擔,從廡廊馱出。到于山門,只見門上有鎖。孫悟空又使個解鎖法,開了二門、大門,找路望東而去。

剛剛走,只聽得半空中有八大金剛叫道:“跟我來!跟我來!”那唐僧聞得香風蕩蕩,起在空中。這正是:丹成識得本來面,體健如如拜主人。

且不言他四眾脫身,隨金剛駕風而起,卻說陳家莊救生寺內多人,天曉起來,仍治果餚來獻,至樓下,不見了唐僧。這個也來問,那個也來尋,俱慌慌張張,莫知所措,叫苦連天的道:“清清把個活佛放去了!”大家無計可施,只好將辦來的品物,俱抬在樓上祭祀燒紙。以後每年四大祭,二十四小祭。還有那告病的,保安的,求親許願,求財求子的,無時無日不來燒香祭賽,真個是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明萬載燈。

卻說八大金剛使第二陣香風,把他四眾,不一日送至東土,漸漸望見長安。

原來那唐太宗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至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關外起建瞭望經樓接經,唐太宗年年親至其地。恰好這一日出駕復到樓上,忽見正西方滿天瑞靄,陣陣香風,金剛停在空中叫道:“聖僧,此間乃長安城了,我們不好下去,這裡人伶俐,恐洩漏吾像,孫大聖三位也不消去,汝自去傳了經與汝主,即便回來,我在霄漢中等你,與你一同繳旨。”

孫悟空道:“尊者之言雖當,但吾師如何挑得經擔?如何牽得這馬?須得我等同去一送,煩你在空少等,諒不敢誤。”

金剛道:“前日觀音菩薩啟過如來,往來只在八日,方完藏數,今已經四日有餘,只怕豬八戒貪圖富貴,誤了期限。”

豬八戒笑道:“師父成佛,我也想成佛,豈有貪圖之理!潑大粗人!都在此等我,待交了經,就來與你回去。”

呆子牽著馬,沙僧挑著擔,孫悟空領著聖僧,都按下雲頭,落於望經樓邊。唐太宗同文武百官一齊見了,即下樓相迎道:“御弟來也?”

唐僧即倒身下拜,太宗攙起,又問:“此三者何人?”

唐僧道:“是途中收的徒弟。”

唐太宗又問:“那劉晨真人何在?”

唐僧道:“師兄已經功德圓滿,暫且離開了!”

唐太宗大喜,即命侍官:“將朕御車馬扣背,請御弟上馬,同朕回朝。”

唐僧謝了恩,騎上馬,孫悟空輪金箍棒緊隨,豬八戒、沙僧俱扶馬挑擔,隨駕後共入長安。真個是:當年清宴樂昇平,文武安然顯俊英。水陸場中僧演法,金鑾殿上主差卿。關文敕賜唐三藏,經卷原因配五行。苦煉兇魔種種滅,功成今喜上朝京。

唐僧四眾,隨駕入朝,滿城中無一不知是取經人來了。卻說那長安唐僧舊住的洪福寺大小僧人,看見幾株松樹一顆顆頭俱向東,驚訝道:“怪哉!怪哉!今夜未曾颳風,如何這樹頭都扭過來了?”內有唐僧的舊徒道:“快拿衣服來!取經的師父來了!”

眾僧問道:“你何以知之?”舊徒道:“當年師父去時,曾有言道:‘我去之後,或三五年,或六七年,但看松樹枝頭若是東向,我即回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