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電磁炮設計!(2 / 3)

小說:艦娘之紅色血統 作者:王子虛

的是名副其實的姐姐。

中國海軍艦艇的弦號是可以重複利用的,而且除了核潛艇以外,都不是按順序從小到大排列的。

作為電子偵察船,天狼星號在2016年對日本本土實施了環島偵察,和海王星一樣都是現場頂級主播。

沐風帶著天狼星來到科研中心,已經得到訊息的海王星直接跳了出來,撲到了天狼星身上:

“姐姐你可算來了,司令官他在壓榨童工你知道嗎!”

沐風馬上就噴了:“噗,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天狼星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嗯嗯,那就讓我們要記錄下這有趣的故事,寫成新聞稿,拍成紀錄片,到整個司令部公開播放……”

海王星馬上跳了起來:“我來寫劇本!”

天狼星微笑說:“那我來做導演,司令官和海王星你們本色出演就好。”

沐風上去兩個腦瓜崩:“你們兩個先別鬧了,說點正事,海王星,電磁炮的研究進度怎麼樣了?”

天狼星聽了眼睛亮了起來,笑眯眯的說:“竟然是電磁炮,這可真的是有趣的東西,讓我也來幫忙吧!”

海王星揉了揉額頭:“馬上就好了,最關鍵的儲能、釋放裝置、炮彈設計也都已經完成。

“現在就是一些收尾工作,我一個人的話最多明天就能搞定,姐姐來幫忙今天就能做出來。”

沐風揉了揉海王星的腦袋:“那你們今天先把電磁炮搞定,然後明天、後天休息,我帶著你們姐妹一起出去玩,幫天狼星熟悉一下環境!”

“好!”兩姐妹一起答應著,天狼星直接開啟了另一套科研設施,幫助海王星整理各種研發資訊。

這裡的科研工作流程的基本流程是:制定目標,研究原理,提出方案,模擬驗證,根據結果修正,最後出成品。

每個節點上如果發現了問題,就在科研系統的幫助下反覆完善和修正,直到能做出符合要求的最終產品。

其實硬要說的話,地球上的科研工作差不多也是這麼個流程。

只不過地球沒有這種幾乎全能的科研裝置,這樣一套設施就能夠完成所有的相關科研工作。

除了科研設施之外這裡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這裡的科研工作幾乎不會受制於生產工藝和材料水平。

只要理論正確,方案正確,基本上都能做出正常可用的實物。

海王星現在進行的電磁炮的研究,也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在進行。

關於電磁炮很多人有一個常見的誤區。

電磁炮的耗電量並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麼恐怖,諸如“一座城市的電量”,“只有核電站才能供應的起”,這都是沒有經過思考的盲從。

炮彈具體需要多少能量,透過動能公式簡單一算就知道了。

例如,155毫米的普通炮彈重量大約50千克。

根據動能公式,不考慮能量損耗的情況下,將50千克的炮彈加速到5倍音速,需要的能量大約是千焦,大約是20度電。

相當於7.2萬千瓦的發電機1秒鐘釋放的電能。

沐風改造過的長春、南昌、太原的主機發電功率是16萬千瓦,遼寧、深紅、凝霜的主機發電功率是28萬千瓦。

如果不考慮能量損耗,長春能夠在跑30節的前提下一秒一發,每分鐘60發,如果停船射擊,更是能夠達到每分鐘133發。

當然,前提是軍艦的儲能、釋放、輸電系統能夠跟得上,炮管、炮彈能夠承受的住如此高速的射擊。

所以對於這種口徑的電磁炮,能量並不算大問題,真正的難點是另外兩個。

第一是和電磁彈射器一樣的問題,電能的儲存、釋放、傳輸。

20度電能讓臥室的小空調跑半個月,給電磁炮用的話卻要在千分之一秒的時間內釋放出去。

這一瞬間的電功率會非常的大,電流會非常的高,真的能夠再一瞬間達到一座小城市的電網級別。

這種級別的蓄電、放電裝置,承受這種級別電流的輸電線路,對於材料和系統設計都是極大的挑戰。

這個要求比電磁彈射都高。

搞定了電磁炮之後,電池彈射的相關技術研發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第二的難點是炮彈。

電磁炮系統的蓄電、放電、傳輸裝置,需要承受瞬間的巨大能量,炮彈同樣要承受著瞬間的巨大能量。

地球上的電磁炮目前都還在實驗階段,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