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對於艦娘而言,就如同草原之與馬一樣,母艦內部的空間雖然很大,但是外面的空間更大。
在沒有正事的時候,或者單純的想動動的時候,她們隨時可能跳下水裡,跟著母艦航行,或者在周圍繞圈,或者前出去探路。
航行過程中遇到深海就直接擊沉,這個是早就確定的指令。
母艦每航行500公里左右,遼寧和廣東就會有一個人在海面上展開艦體,放出預警機對周圍600公里內的海域進行一次全面搜尋。
如果周圍幾百公里內發現島嶼,母艦就會降低航速,用直升機更加仔細的搜查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到野生的艦娘。
如果發現人類聚集點,發現面積比較大的島嶼,也會記錄下來。
沐風、深圳、和平方舟、蘭州四個人陪著,重慶很快就熟悉了環境。
第二天早上吃過飯,沐風帶著重慶回到她的房間,讓她在床上躺好,對重慶號的艦體進行現代化改造。
自己簽約的艦娘,當然是全心全意的,結合本人的特性,用最好的資源去把她認真的裝扮起來。
對於裝備選擇上,完全看需求,而不會有任何限制。
重慶號屬於林仙級輕巡洋艦,是利安德級輕巡洋艦的縮小版。
標準排水量5270噸,滿載排水量6715噸,全長154米,寬15.54米,吃水5米。
主機總功率馬力,最高航速32節,這個大小與航速,都與052C基本相當。
主武器為3座雙聯裝6英寸(152毫米)主炮,4座雙聯裝4英寸(105毫米)口徑高射炮。
兩座3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小口徑防空炮是英國祖傳的砰砰炮。
這是一艘非常普通、廉價、毫無特色的殖民地輕巡洋艦,與貝爾法斯特那種萬噸級艦隊輕巡相差甚遠。
林仙級輕巡洋艦整個設計和製造過程,不僅受到了海軍條約的制約,也受到了皇家海軍日益乾癟的經費的制約。
在偌大的皇家海軍中,歐若拉是一艘很不起眼的軍艦,因為賠償6艘丟失的巡邏艇就交給了當時的中國政府。
但是這艘普通、廉價、幾乎毫無特色的輕巡洋艦,卻成為了那個時代中國海軍最為強大的軍艦。
回首往事,再看眼前,沐風的心情有點複雜。
如今的皇家海軍的精銳,只剩下6艘7000噸的45型驅逐艦。
因為不捨得用四面固定的大型相控陣雷達,只能用兩面小盾,裝在球形的外殼裡面,探測不同的方向要旋轉,被調侃為“頂個球”。
實際建造中又因財政預算問題,船上的配置再次從輕從簡,設計滿載8000噸,實際建成7350噸,噸位縮減的真的是頭一遭。
不過即便如此,英國海軍的實力仍然是歐洲第一。
而中國這邊052C、052D、055下了一鍋又一鍋,下次重慶號再次命名,作為直轄市的她,很可能就是核動力航母了。
沐風在系統裡面看著重慶的艦體,開始思考怎麼進行改進。
二戰的軍艦艦體,與中國現代軍艦艦種不同,關鍵是幾乎沒有任何傳承關係,所以無法像052CD那樣,透過艦體重塑直接升級到055。
想要對她們的艦體進行升級就非常困難和繁瑣了,只有等到自己手上的重要科研方案全部完成,才可能有時間去做。
對於她們的改造,與當時深圳的第一次改造不同,深圳要等著艦體重塑,所以自主艦體之前的改造,都是隻是階段性的改造。
而重慶基本上就是一次改造定型,以後就是小規模的修繕了。
所以這第一次的改造,就是非常徹底的全面改造。
重慶號原來的整個上層都要全部拆除,整個船體幾乎不會剩下什麼。
地球上對於真實的軍艦,考慮到艦體設計、使用壽命、改造成本之類的因素,幾乎不會對老船進行這種重生級別的改造。
而在艦娘時間則完全不同,艦孃的艦體是完全全新的,而且並不是完全真實的物質存在,是可以整體進行調整的,這就給了老船重獲新生的機會。
所以才會有這麼大規模的徹底的現代化改造。
重慶號體型大小與052CD基本相當,基本可以將052D的全套裝置拿過來,再進行一定的修改。
主炮使用自己的驅逐艦通用的雙聯155毫米電磁炮,加裝兩座雙聯76毫米電磁炮作為防空副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