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風這次計劃是奔著將深海一網打盡去的,而且是做好了長期的、持續性的圍剿戰鬥的準備。
因為已經瞭解深海的生活習性,所以什麼地方出現過深海,發生過戰鬥,都會直接記錄下來。
以後這些資訊會做成一個專門的資料庫,以後會安排偵察機和預警機隨時跟蹤,發現深海馬上消滅。
現在對於這個疑似深海據點的島嶼,沐風一邊讓預警機、偵察機、戰鬥機高空巡邏搜查。
一邊命令中央艦隊、特混艦隊、其他司令部現代化艦隊即刻調動過去,對這股深海展開全面剿滅。
隨著圍剿艦隊的繼續推進,深海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她們有得來自附近的島嶼據點,有得原來躲在珊瑚礁中,更多的是來自海面以下的藏身處。
數以百計、千計的深海,彷彿是受到了召喚一樣,從沉睡和隱藏中醒來。
她們在海面上逐漸聚集,阻攔圍剿艦隊前進的腳步。
沐風透過天上的戰鬥機和預警機俯視戰場,能夠看到這片幾百公里的海面上,到處都是漆黑的巨大戰艦,數量已經超過了五百艘。
這些戰艦前方還有密密麻麻的小黑點,那是無法艦體化的普通深海。
與此同時另一邊,遼寧號為首的航母艦娘編隊也在海面上擺開了陣型。
整個航母艦隊的總旗艦是遼寧號,下屬艦隊則是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艦隊就是已經擴充套件到了36人的特混艦隊,旗艦雪海,飛機雖然還是銀狐,但是護航軍艦都全部換裝了射程100公里的二代反艦導彈。
第二艦隊皇家海軍的航母輕母編隊,旗艦光輝,成員有勝利、可畏、不撓、怨仇、不倦、皇家方舟,加上獨角獸、巨像級、半人馬級輕型航母。
第三艦隊是多國混編艦隊,沐風覺得意呆利的帝國有點不靠譜,所以旗艦讓成熟穩重的齊柏林擔任,艦隊成員有意呆利的帝國、天鷹,以及幾個司令部中較為少見的高階日系、美系的指揮官帶來的日系、美系航母。
在預警機的指引下,同時展開艦體的幾十艘航母,放出的近千架戰鬥機,分成一批一批的衝擊波,帶著炸彈、導彈向前飛去。
天上的飛機的數量太多,加上已經射出去的遠端導彈,密密麻麻的影子幾乎完全遮蔽了天空和海面,如同一個巨大的黑幕罩住了戰場。
深海艦隊中的航母也同時放出了戰鬥機和轟炸機群。
單就數量而言,深海艦隊的飛機實際上更多,總數量至少是艦娘飛機的三倍以上,她們分成了幾十個龐大的機群,從不同的方向上迎上來。
看著遠方遮天蔽日的飛機,後面的普通艦娘心情都是激動而又惶恐。
深海航母只要能夠艦體化,就都能夠同時展開艦體,不會互相影響。
而同一個本源戰艦的艦娘之間卻會有影響,戰鬥的最佳選擇是每個本源戰艦隻有一個艦娘同時參戰,其他的都作為替補。
這樣一來,在能夠同時參展艦體化軍艦數量上,深海有著絕對的優勢。
雙方如果科技水平基本一致,艦娘不可能是數量十倍於己的深海的對手。
這也是為什麼以前艦娘們只能躲在司令部內海中被動防禦,卻沒有力量外出到大洋上全面剿滅深海。
因為她們即便級將所有司令部的軍艦集中起來,能夠同時參加艦體化戰鬥的數量仍然被深海全面壓制。
一隻數量過百的艦體化深海艦隊,如果出其不意的出現,就能夠擊潰一個沒有準備的大型司令部。
更不用說這種幾百只,甚至可能上千只得巨大艦隊了。
現在艦娘們得到了沐風提供的噴氣式飛機和導彈、制導炸彈這些新式武器,才有了和深海大艦隊正面對決的實力和勇氣。
雙方那龐大的機群很快就碰撞在了一起,天空中也馬上開始下火雨。
擁有科技壓制的艦娘機群,透過拉昇、俯衝反覆收割深海機群。
成片成片的深海機群爆炸、墜海,海面上也很快就升起了滾滾濃煙,幾百公里的戰場上,完全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
與此同時,遼寧的殲15,沐風和帕奇娜的控制來自要塞區的殲15,則是直接從高空穿過了戰場,撲向了深海航母的本體。
沐風的主力導驅艦隊遠端發射的導彈,也在高空預警機的指引下,隔著幾百公里攻擊深海航母的本體和護航艦隊。
天上的空戰打著打著就忽然憑空墜海一大群,那就是她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