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寺卿經過簡單的開場白,就以非常好奇為理由,開始試探著詢問沐風司令部的狀況。
深圳還是根據之前回憶制定的標準,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說明。
總體而言,就是把自己的司令部,描繪成一個個體實力比較強大,但是規模不大的中系司令部。
總共只有三百多艦娘,但是其中有不少戰列艦和航空母艦。
不過,主力在兩萬五千公里之外。
鴻臚寺卿耳朵聽著,心裡專心的記錄者,自以為對沐風司令部的的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也慢慢放下心來。
實力不弱,不能小覷,也不需要太過重視,畢竟,太過遙遠,而且數量本來少,整體規模更小,能夠來到這裡的,應該只有這幾個人。
深圳說完之後,繼續詢問自己的關鍵目標:
“我們的狀況也介紹的差不多了,現在是希望鴻臚寺卿代為通報,使我們與貴國皇帝會面,遞交我司令部的官方公文。”
鴻臚寺卿再次撫須說:
“需要諸位首先學好覲見朝拜的禮儀,然後等待陛下的召見。”
聽到朝拜兩個字,深圳一行人不由得微微皺眉。
深圳直接追問道:“具體是什麼禮儀呢?我們直接拱手鞠躬不行嗎?”
鴻臚寺卿和自己的一幫手下,聽著深圳這句話,心裡都是相當的看不起她們的,覺得這些人果然都是化外蠻夷,根本不懂禮數。
不過現在嘴上不好說出來,鴻臚寺卿有些失笑似的說:
“當然不行,面見陛下的時候,最基本的就是三跪九叩的大禮。
“在皇宮,在聖上面前,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
“不過你們不用擔心,我們會安排專門的官員指導你們如何去做。”
先秦時期,君臣都沒椅子,相對而坐,相互行禮。
唐朝君臣都有椅子,坐著討論,宋朝把椅子撤了,元朝開始給皇帝下跪。
明代,“每逢朔望之日,皇帝居上,常朝官一拜三叩首,其餘人則一律序立在奉天門外,行五拜三叩首禮。”“非大儀,無須跪拜”。
清代,“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禮,其他朝儀亦如之。”
宋、元、明有“賜座”,“凡百官於御前侍坐,有官奏事,必起立。奏畢,復坐。”清代“賜跪墊”。
深圳聽了鴻臚寺卿的話,直接搖頭說:
“抱歉,你們這種禮儀我們可學不來,下跪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三跪九叩,我們最多可以向你們的皇帝鞠躬,或者行我們的軍禮。”
聽了這話,鴻臚寺卿笑而不語,看了一眼周圍的官員,眼神有意思。
旁邊的鴻臚寺少卿會意,輕笑一聲說:
“化外蠻夷可懂等得何為禮數?”
這問題,如果直接回答,那就是承認了自己是蠻夷。
深圳語氣平淡的懟回去了:
“蠻夷是不懂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處的基本原則的。”
這句話乍一聽似乎是承認自己是蠻夷,但是後面的內容,所說的,不懂平等原則的人,明明是鴻臚寺少卿,順便還帶上了現場的所有官員。
鴻臚寺少卿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
鴻臚寺卿再次撫須,眯著眼睛說道:
“遠遷海外,遁入蠻夷,不尊皇命,自立為王,焉敢與天朝上邦朝廷、天子妄談平等、尊重?不懼天下人之恥笑嗎?”
這段話說出來,周圍的其他官員紛紛點頭,顯然他們都是這麼想的。
深圳等人聽了這話,看著這些人的反應,基本明白了這個雙月帝國,對自己這些人的態度了。
在她們看來,天下是皇帝的天下,所有人都是皇帝的臣民,就算是在海外建國,那也是等於造反。
就算是這裡的普通人,如果移民到海外去,她們自己也會這麼想。
為什麼進入了工業化時代,仍然沒有變化?沒有給予外來者足夠的尊重?
因為她們沒有遭受過帝國主義的毒打,所以他們始終沒有開眼看世界,也看不了。
深圳稍微思考了一下:
“我確認一下,鴻臚寺卿,這句話是不是說明,貴方不想與我方平等相待,互相尊重?這是雙月皇帝的意思嗎?”
鴻臚寺卿連忙對著右上角拱了拱手:
“臣子安敢妄自揣測上意?”
深圳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