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使用活性毀傷元的彈頭,可以不再區分彈體外殼和裝藥,甚至在某種情況下還可以取消引信。
整個彈頭,就是一塊炸藥,同時也是一塊金屬,同時也是引信。
也就是說,用了這種材料以後的炸彈,高爆彈的裝藥量將無限逼近100%。
最後,一種沐風不是很確定的,需要進一步測試的應用途徑,是否可以用來作為穿甲彈的裝藥?
穿甲彈為了獲得儘可能大的動能,為了彈體能夠儘可能的堅固,整個彈頭幾乎就是一個“鐵疙瘩”。
最極端的情況是戰列艦,一噸重的穿甲彈頭,內部的裝藥只有十幾、二十公斤。
而活性毀傷元作為炸藥,卻擁有金屬特性,其比重與鋼鐵基本相當。
用來作為穿甲彈的裝藥,就可以儘可能的提升穿甲彈的裝藥量,甚至能夠達到40%這種近乎航空炸彈高爆彈的裝藥量,又不會影響彈體的重量和堅固程度。
而問題在於,這種材料具有碰撞爆炸的特性。
所以要透過研究和實驗,確定是否能夠透過增加緩衝層等技術手段,確保彈頭在穿透敵人裝甲之後再爆炸,而不是碰到裝甲的時候直接爆炸,形成磕碎效果。
同時,也是因為這種碰撞爆炸的特性,這種材料目前可以確定,適合作為導彈的彈頭,而並適合作為傳統炮彈的彈頭,因為炮彈被髮射藥爆炸擊飛的時候,效果相當於一次劇烈的碰撞。
電磁炮炮彈略有不同,電磁炮炮彈加速,是在炮管中均勻加速的,不是傳統艦炮那種一次性爆炸擊飛。
所以電磁炮的炮管內加速時受到的最大推力,如果低於引發這種材料的爆炸的碰撞所需要的衝擊力,就可以用來作為電磁炮炮彈,這也需要研究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