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東西他不想讓別人看見,別人就看不見,哪怕是周方博。
只是他略有奇怪,這東西為何自己能夠看得見,是因為自己和孫青有相同點,都是打算爭龍?
他對此點抱有懷疑,但心中肯定,因為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解釋了。
孫青何德何能竟然讓昊天上帝看重?親自佈置其重生?
這很不可思議,孫青和昊天上帝差的太大了,猶如人和螻蟻,你會具體的為一隻螻蟻安排未來?
答案是不可能的!
但要是昊天上帝佈置的手段,針對的不是孫青,而是廣撒魚,設定關鍵詞,只有限定爭龍,大運,這樣的人物獲得,就解釋的通了。
這是《經》明顯還有《帝》,孫青並不是唯一的選擇,而在孫青敗亡之後,這東西會尋找下一任繼承者。
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昊天上帝穩賺不虧,如同這諸般星宿一樣,一個武曲不知道多少人繼承,最後開始角逐,武曲星君高坐檯上觀看即可,為最後勝利者立下武曲真命,靜靜等待收割。
這才是大佬風範,只要坐在高臺等待勝利者出現就好,親自下場赤膊的,這都是小弟要乾的事情。
明顯這《經》選擇了他,未來就要他承擔某種義務,還要和那一位獲得《帝》的人角逐,才能夠完整獲得《帝經》。
第191章 過度
鄴城!周園!
楊啟峰端坐椅子上,他手中捧著兩本書籍,他正在不斷的手不釋卷的研讀著。
武安事情早就了結了,周方博以孫家利益為誘餌,掀起了一場瓜分盛宴,最後的結果就是孫家遷移離開的大事,被各大豪族都有意的給壓制了下去。
這好處是怎麼獲得的,他們都是心照不宣,有著實實在在的好處,誰會管外人死活。
孫青事件,周家付出犧牲不小,當時事情未完結,外加他家中商談的事情有外洩的可能,所以未詳細告訴他。
回到周園楊啟峰才知道事情始末,當然周方博自己被氣運所迷惑的事情被他春秋嘴法給略過了,周家付出了慘烈的犧牲。
五祖鄴城城隍位格破損,如今已經陷入沉睡,鄴城城隍的大位隱隱不穩,不光是魏郡其他縣城隍有窺視之心,就是其他郡城隍都有取而代之之心。
鄴城乃北方重鎮,不列為州城,就是怕成為一州之中心,位格再提升半級,匯聚北方諸州大運,分裂北方抗衡帝京。
要知道鄴城就算不是州城,也要高出其他郡城半級多,隱隱的只是比州城弱一線,遠超其他郡城。
這就好比雖然都是市長,但一個縣級市,一個地級市能一樣?或者是地級市和省會城市的市長?
五祖犧牲最大,這位不顧人神之隔,頻繁的出手,沒有隕落都算是他根基積累雄厚了,這裡也反應出了天庭鎮壓天下制定天條的厲害。
天庭根本無需遣人問罪,建立監察機構監察天下,他們建立的天條乃是《仙道》大世界的法則,銘刻在了世界之上。
違背,自有天地問罪,直接陷入反噬,想要欺瞞?除非是能夠欺瞞過天地。
人神兩隔,乃天庭定下鐵律,像是山神和水神還能鑽以鑽空子,因為他們不是城隍這樣的陰司之神,是死後才封神的。
五祖犧牲較大,三祖那裡也不小,付出了一件絕品法器。
周家氣運大減,五祖乃是周家一大支柱,五祖出事連帶著周家也有不小的反應,不過並未有禍事發生,那是因為三祖無事,有三祖這位元神強者鎮壓禍患不興。
大患未有,小波折肯定會有,而這一次的州試周家倒是能夠支援,畢竟周家底蘊擺在這裡,但前去京試的支援就不足了。
本來周家氣運支援兩人中進士是沒問題的,比如二週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了,足夠兩位進士氣運,但如今五祖出事,再無五祖庇護陰德,這氣運就不足了。
倒是能夠支援一位氣運前往京試和殿試,而這一位人選?楊啟峰他心中冷哼了一聲,不用去想都能夠知道,肯定不會是他。
就算是他獲得了科舉的勝利也是如此,除非是周瑁此番科舉不中,但此點是不可能的,科舉取士乃是天庭所立。
鐵打的科舉,流水的王朝,不論凡間王朝如何改朝換代,但這科舉都不會變,除非是天帝再有變革。
科舉取士,有能力者,大漢不敢罷黜,大漢能夠做的文章只是名次,對此點天庭就不在意了,天庭要的是天下英才的錦繡文章,極其天下之力,供養帝經充當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