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2 / 4)

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效力。

老朱本就是一個嚴格的人。再加上這一科,老朱使人拆了糊名,本應填榜官做的事,他直接在宮中做了。以致於就是眾衙門自己也不知道誰中誰沒中。也就只好派家人下人來,憑白添了許多人數。

“噫!我中了,那是我的名字。”看到自己的名字,一個身著漿白衣服計程車子立即興奮得手舞足蹈。這一中了,人生變化之大,直接讓他飄飄然。

“恭喜新貴人中了,同進士及第。”兩個家僕打扮的人,立即來到他的身邊,架起他就走。

中了進士,他本就在天上飄著,現在不過是腳跟不著地,他也是一無所覺。只是樂呵呵地笑著。

有人問道:“咦?這是進士老爺的家人嗎?”

有知道的說:“哪兒是什麼家人。你見過是下人比主子穿的還好的嗎?”

那人一看,可不是這進士老爺一身服飾雖然看上去整齊,到底漿洗的白了,而那兩個下人卻是新衣,哪有主子穿舊衣,下人卻穿新衣的道理。“那他們這是?”

“這自然是搶親了。”

華夏自古便有搶親的傳承。

這樣的傳統真要說,就得從國家制度說起。自趙宋以來,華夏九洲,便是不斷地重文輕武,並頒佈有利於士大夫的政策,如士大夫之工資乃歷朝最高、士大夫犯法不會受過重的刑罰等等。

這樣制度下,只要有條件,哪個不是拼命讀書。什麼鑿壁偷光、懸樑刺骨……只有更狠,沒有最狠的。

於是乎,泱泱華夏,第一批宅男誕生了。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

這宅男一多,另一樣極有特色的存在也誕生了,剩女。

這男人們都變成了“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了,女子們怎麼辦?想不當剩女都難辦。

越是這條件好的,越是剩。因為自身條件好的,自然也渴望好的伴侶。其父母,以及她們自己的擇偶方式也非一般人能夠想象,他們不要求男方的家世、背景,他們只在乎對方是否是進士。這大概便是才子佳人類小說的創作土壤了。

所以每逢科舉公佈成績之際,女人們便開始搶老公。

到了明朝,由於朱元璋出身的原因,更是加入了一批朱元璋的鐵哥門,手下們。他們不是家中產剩女,而是為了文人的身份。

文人的地位從來便是這麼高。

那知情的說道:“不見這看榜的沒有什麼士子,全派下人、小二來嗎?便是在躲這搶親。”

“什麼?他們可是進士老爺,竟然有人敢搶他們。”

知情者撇撇嘴說:“這中舉是大登科,成親是小登科,你沒見這禁軍都不管嗎?好事來著。”

他們當然不能管,這本就是老朱默許的。

老朱自家知自家事,自家這幫兄弟多是一幫泥腿子,再加上老朱帶頭不認名人做祖宗,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不敢認。

可是他們又對自家的身份血統有這要求。這怎麼辦?於是乎,這明人做了與後世翻身的“**絲男”們同樣的選擇。做不得名人後代,便要做這名人的祖宗。

你不是文人清貴,是那文曲星嗎?我就借了你這血統,做你家的祖先。

同時這還有—批元時望族,這時也需要家中有頭面人物撐大梁,又是—份生力軍。

需求如此之旺盛,小白兔遠遠少於大灰狼的數量,不搶就有鬼了。

好在明朝只有這明初,以及某個皇帝用女孩子入藥時段,有這盛情,其餘就比不上宋朝了。

那人又問道:“可是家中有妻室的怎麼辦?”

“怎麼辦?男兒大丈夫,三妻四妾平常得很。這點上一榜二榜的進士老爺可就比不上這三榜的齊人之福了。”

這位知情人的言語,—下子勾起了眾閒漢的興趣,也便有了捧嘴的,就是一應士子也在傾聽。

“這是怎麼說?”

見有人追問捧嘴,知情者更是得意洋洋,說:“這位老人家,這你就不知道了。這三榜的同進士可是比不上一榜二榜金貴。”

“這怎麼說?怎麼不金貴反倒是好事了?”不怪有人奇怪,世上的事本是越金貴越好,可是這人卻說不金貴是好事。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官老爺雖然威風八面,但是這也看搶親的是什麼人。就拿這三榜來說,這搶親不過是些大商與地主老爺們,他們只是要個士紳的門面,反而不會太限制他們有沒有其他妻室。但是這一榜二榜就不同了,等一會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