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老子的化身,老君所說的話是代表老子;那老君之前答應下的事是聖人所答應過的事,如何能反悔?
麵皮還要不要了?
然而,太老君竟然猶豫了,似乎還有些閉口不言的樣子,在玉帝和太白金星的輪番催促下,只是說了個‘善’字。 。 。
太清弟子周舟的出現,完全影響了聖人的決斷?
還有聖人面皮更重要的事存在?
其實不然,不只是玉帝、太白金星、或是周舟不明,天地間此時知道這個訊息的也不過五指之數。
太清聖人老子,已經離開了洪荒天地,不知去往了何處。
太老君這座化身,此時卻是完全按照老子離開前傳達的簡單命令列事——見機行事。
如此,才有了凌霄寶殿太老君為周舟拖延時間的這一幕。
“老君,”玉帝起身對老君做了個道揖,“若是有對付這妖猴的辦法,還請老君體諒我天庭威嚴,施以懲戒。”
老君微微閉眼,又微微睜開,道:“將這妖猴送到我那兜率宮。”
有此一眼,玉帝觀音之流盡皆鬆了口氣,王母娘娘卻在旁思索,太白金星跑去直行命令了。
趕緊趕在那位小祖宗煞星迴來之前把劇本進行下去,這場干係到天庭、佛門和道門的交易,萬不能出半點差。
當下,有十多名本身修為在金仙的天將向前,一言不發將孫悟空押解,朝著兜率宮疾飛。
太老君則慢悠悠的騎著青牛,帶著兩個童子徒兒,幾個轉眼沒了身影。
“恭送老君。”
玉帝、王母和觀音帶著一群神仙出殿相送,不少仙人依然會被老君那悠然自在的身影所折服。
老君剛走,太白金星跟了去,似乎是被玉帝派去‘監工’的。
而玉帝心情略微恢復了些,坐在殿讓千里眼和順風耳施展神通,和那漫天神仙一齊去看天河邊的大戰。
先是兩股光芒在瘋狂追逐,光輝之有兩道人影,追逐和被追逐的角色不斷被替換。
每次這兩股如同彗星的光芒碰撞,天地間都會出現一股股衝擊波,傳出兵器相交的震耳之聲。
玉帝故作不知,在那問王母:“王母可知正鬥法的是誰?”
“不是周將軍和玉帝的那位外甥嗎?”王母輕笑著解釋了句,玉帝卻並未在意王母口的挖苦意味。
玉帝又問:“朕的兩位愛將為何大打出手?”
“啟稟陛下,”有名天師出眾道,“兩位將軍只是普通鬥,並非有什麼仇怨。”
“來人,去告知這兩位將軍,他們都是天庭的肱骨之將,莫要因為私鬥而有所損傷。”
“遵命。”有名仙官領命而去。
王母道:“陛下,我這蟠桃宴還辦不辦了?”
“自然是要辦的,”玉帝笑著說,“總不能因為一隻猴子影響了王母和諸位愛卿的興致。美酒佳餚朕已命人佈置,那蟠桃還請王母破費了。”
“只是小事,那多謝玉帝了,我這去瑤池重新佈置。”
王母起身告退,似乎在天庭之還是低了玉帝一頭。雖然在道理來講,王母是和玉帝相同的地位。
玉帝口頭責備了李天王和哪吒兩句,征討妖猴之事功過相抵,也不多追究了。
哪吒卻一直盯著千里眼弄出來的畫面看,差點忘記了跪下謝禮,還是被李天王拉了下,對著玉帝跪了下去。
跪,其實是一種很重的禮節。
常言道,男兒膝下有黃金,這是指一跪的骨氣和傲氣,代價相當巨大。
在周舟的老家,歷史的帝王將相在並非很正式的場合,並不是跪拜相見,拱手、作揖,這是‘拜’了。
而隨著皇權的不斷加強,帝王的威嚴越發嚴重,跪拜禮也慢慢的興起。
天庭之跪拜禮增多,其實也可看做是玉帝權柄越發集的表現,對於‘仙’之一字,並非是什麼好事。
逍遙何在?
心之道何在?
修道者只跪天地,拜自己師祖恩師;若是對其他人叩拜,那豈不是代表自己所修之道遠不如對方?
道沒有高低之分,條條大道可證道大羅——雖然本領神通都不太一樣,有水貨也有戰神。
跪拜,真的對道心沒有影響嗎?
殿一些至今並未對玉帝跪拜的神仙大多都在思索著,思索著解決之道什麼的。
投放的光影,太極圖浮現、天眼開啟,爭鬥越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