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為了生存下去,我只能改變我自己,把自己變得堅強,變得和別人一樣,帶著一副純良無害的面具,可心中,卻時時刻刻握著一把刀。若有人來設計害我,奪我機緣,我便拿這刀子,把他殺得鮮血淋漓。”
一片夜風吹來,俞和竟也覺得有些涼意,他伸手攬住了陸曉溪的背脊,儘量讓自己的聲音充滿了暖意:“小溪,如今我雖然不能rìrì陪在你身邊,但總有一天,我有了足夠的力量,就會去尋你。我們不再與別人爭什麼,我們自己去尋自己的機緣,九州這麼大,總會有屬於我們倆的一條路。如今你身在海外,保護好自己就好。這不是你的改變,而是你真的長大了,能夠自己面對風雨了。俞大哥很寬心,也更有了動力,讓我變得更強。”
長長的一口氣從胸中撥出,吸進來的,是陸曉溪身上那熟悉的淡淡香氣,俞和閉起了眼睛,只願這個相處的時間,能夠無盡的延長。
兩人在湖邊坐了一整晚。俞和珍而重之的,把從天涯海眼長生大帝衣冠冢中得到的,那件銀鈴法器給了陸曉溪。又把自己門派玉牌中,所有的靈物都塞進了陸曉溪的玉牌中,其中包括那個盲眼修士畢生所藏的奇珍和廣芸大家給俞和的一顆仙丹。而俞和自己,除了三柄飛劍、白玉劍匣、墨玉指環、一堆傳訊玉符和幾葫蘆酒水之外,幾乎再沒給自己留下什麼值錢的物事。
第二rì晨曦初開,陸曉溪接到了大師兄錢旭的傳訊。那古經的事情,竟是出奇的順利,齊康執事很快就取來了另一半的經書拓本。聶長虹師姐也在供奉閣安頓了下來。
於是錢旭回稟了師門,門中師長讓他們今rì一早就啟程,速回青州。
俞和望著陸曉溪,似乎要把這張俏麗的臉,深深烙進他的眼中。過了許久,終於嘆了口氣道:“總是當須一別的。我在京都定陽的事情也辦完了,這麼說來,該是回揚州去了。”
文後語:
《玄真劍俠錄》第三卷:京華魘夢風雨亂,到此已結。
敬請關注第四卷:劍起寒光震西南
且看少年俞和仗劍呼嘯,於九州西南揮出萬丈寒光沖霄,走上與神州英傑一競風流的劍仙之路。
拜謝各位看官的支援與鼓勵!
第一百三十九章歸山門,得賞賜
拜別了張真人和供奉閣的諸位前輩,俞和與寧青凌都不願再去宮中與容昭皇后和兩位皇子告別。俞和帶著空空蕩蕩的門派玉牌,和一顆裝滿了喜悅與思念的心,走出了京都定陽城的南門。
他本想御劍直回揚州去,可寧青凌說什麼也不肯,俞和拿這位小師妹也沒了辦法。傳訊到門中問了,賑濟災疫的事情還沒落定,門中除了掌門師伯鑑鋒真人鎮守道庭,便只剩下隱居不出的宿老和低輩弟子們,宗華真人、雲峰真人和南啟真人等高手全都在嶺南一代奔走救人,至今還未迴轉。
於是俞和也就依了寧青凌,找了條與來時不同的路回揚州。一路上走走停停,見到瑰麗的風景就遊玩一圈,遇到繁華的城鎮也逛一圈。寧青凌似乎故意想繞開青州和徐州,她執意不朝東邊走,倒向西面繞了一個老大的彎子,穿過豫州和荊州,朝揚州而去。
這一趟,又是足足走了快半個月,這才遠遠望見了羅霄劍門的大九衍降魔圈。
寧青凌似乎遠沒玩夠,拖拖沓沓的亦步亦趨,可俞和已是歸心似箭,腳底下加緊。一步踏上羅霄山門前的石徑,俞和仰頭深深了吸了一口氣,露出陶醉的神sè,“可算回來了!”
“怎麼,師兄這一路可是吃盡了青凌的苦頭?”寧青凌翻了翻白眼,“若是我們出了定陽往東走,只怕俞師兄你還在一步一步的丈量青州海岸吧?”
俞和臉上一紅,也不好抗辯。這一路上,寧青凌唧唧喳喳的,把俞和與陸曉溪的那點兒往事,盡都套了出來。當然少不了好一番品頭論足,大抵就是調侃俞和,說俞師兄看起來雖然木訥,卻竟然是個痴情的漢子,真是人不可貌相。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羅霄山門,自然先去了藏經院。雲峰真人見他們平安回來,還奉上一份定陽土產,滿臉盡是笑意。草草說了幾句,對供奉閣與龍門道的事情一字未問,便命兩人自回東峰小院歇息。特意叮囑俞和第二rì早課後,隨他去見鑒鋒掌教和宗華真人,當是為了那論功行賞之事。
俞和與寧青凌帶著大包小包的土產,到論劍殿派發給各位師兄師姐每人一份。大師姐莫子慧、三師姐章若蓮和五師姐鄧曉,都是一匣子產自西域冰海龍涎香。二師兄易歡和四師兄方寧則是一對北狼毫紫竹筆,雖及不上給幾位前輩真人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