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第二日
翟讓匯聚群雄議事,商議東都之事,欲要打消攻取東都的戰略。
此時徐世績一笑:“大當家何須擔憂?事勢如此,不可不發。兵法曰:‘先則制於己,後則制於人。’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餘,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豫備,取之如拾遺耳。比其聞知,吾已獲之,發粟以賑窮乏,遠近孰不歸附!百萬之眾,一朝可集,枕威養銳,以逸待勞。縱彼能來,吾有備矣。然後檄召四方,引賢豪而資計策,選驍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將軍之政令,豈不盛哉!”
翟讓聞言頓時一愣,沉思了一會才道:“此英雄謀略也,非我所能想象。公先發兵,讓當惟君之命,盡力從事,請君先發,讓為後殿。”
徐世績一愣,怎麼叫自己先發兵?
貌似劇本不對勁啊!不是這麼來的!
第1255章 血神的選擇
歷史車輪滾滾而過,張百仁一掌打中李密,本以為李密就此亡命天涯,卻不曾想歷史的慣性居然如此之大。
李密居然又暗中回到了瓦崗寨,並且出出謀劃策謀劃東都。
在李密的謀劃下,瓦崗寨戰敗了東都的各路兵馬,一時間徐世績風頭大盛,各位首領似乎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紛紛暗自支援徐世績與翟讓鬥法。
翟讓一看這不行啊,徐世績風頭這般大,馬上就要壓過自己了,於是猛然一拍腦袋:稱王!
翟讓稱王,大肆赦封下屬。隨即又派兵圍剿各路山賊,頓時惹得附近盜匪人人自危,瓦崗勢大高手如雲,頓時惹得孟讓、郝孝德、王德仁及濟陰房獻伯、上谷王君廓、長平李士才、淮陽魏六兒、李德謙、譙郡張遷、魏郡李文相、譙郡黑社、白社、濟北張青特、上洛周北洮、胡驢賊等皆來投靠。
要麼投靠,要麼死!
翟讓稱王,得了這麼多勢力,頓時一舉成為大隋最大的盜匪,最大的勢力。
翟讓持張百仁之劍,所過之處開倉放糧,賑濟百姓,膽敢禍害百姓者皆盡殺無赦。一時間瓦崗寨聲威大震,獲得了百姓的擁戴。
“主公,各路盜匪投靠雖好,但這些盜匪卻不乏門閥世家之人,我瓦崗寨混入了門閥世家之人,怕是當初與大都督的意願不符!”賈雄在翟讓耳邊低語。
翟然聞言陷入沉思,過了一會手指敲擊著案几:“我且問你,大都督是什麼意思?”
“大都督要大王賑濟百姓,消弭了刀兵之禍!使得百姓有家可歸,有飯可吃!”賈雄道。
翟讓拍了拍賈雄肩膀:“大都督可以不將天下各大門閥世家之人放在眼中,但我卻不行!有能力輕鬆平定禍亂,又何必再起刀戈?而且瓦崗寨各位頭領,除我之外,那個身後沒有門閥世家的影子?”
說著話翟讓攤開地圖:“徐世績說取安陸、汝南、淮安、濟陽,河南,你以為如何?”
賈雄聞言略做沉思:“倒是上策,只是如今徐世績威望大盛,還需加以遏制才好。”
“以前倒不見徐世績有這般手段,怎麼最近如開了竅一般?你密切注視徐世績身邊的可疑之人,再來向我回報!”翟讓道。
賈雄聞言點點頭,恭敬的轉身退了下去。
翟讓略做沉思,隨即手中筆墨流轉:“遣房彥藻率領大軍向東掠地。”
徐世績處
裡面短短月餘時間,李密似乎又蒼老了十幾歲,整個人看起來彷彿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
“可惜!翟讓稱王了,只怕日後再沒機會了!”李密扯開衣衫,看著胸口那一輪血紅色的太陽,嘴裡滿是苦澀:“我還能活多久?謀劃這麼多有什麼用?”
說到這裡,李密猛然翻身站起,徑直向瓦崗山下而去。
去涿郡
去求張百仁原諒,自己如今藉助徐世績之手,為瓦崗寨得了這麼大利益,張百仁應該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祈求張百仁原諒,或許還有一條生路,不然等候自己的唯有死路一條。
活活的老死!
自己近些日子拜訪了無數高人,可惜對這血色太陽,俱都是束手無策。
自己還年輕,豈會甘願就這般活活的老死?
天下那麼大,自己能為張百仁辦的事情有很多,李密有理由說服張百仁,給自己一條活路。
“李密走了?”徐世績聽著手下彙報,頓時一愣,連忙放下了手中茶盞,迅速追了出去。
可惜,哪裡還有李密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