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軍爺要查什麼?”一箇中年漢子湊到近前,手中大把銀子塞了過來。
對於身前的銀子,張百仁看也不看,只是打量著眼前的商隊:“你這商隊裡面都有什麼人?”
“回稟大人,有突厥的商人,有韋室的商人、有契丹的商人,我們是要出關的。”掌櫃瞧著張百仁這幅樣子,尷尬一笑收回了手裡的銀子。
“你去將契丹人、突厥人、韋室的人給我劃到一邊。”張百仁不緊不慢的道。
聽著張百仁的話,掌櫃苦笑,再次有一張銀票送了過來,心中暗罵:“這小子年紀不大,好大的胃口。”
“一百兩?”張百仁低下頭看著銀票。
銀票並不是銀票,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北宋才開始有交子的。
隋唐時期的銀票並不是官家的銀票,而是貴族流傳的,以鹿皮製作而成的信物,通常都是在貴族之間流傳。
瞧著那銀票,張百仁收了起來,面不改色道:“我和你吩咐的話,你速去照辦,免得稍後牽連到你。”
“大人,你……這……”掌櫃傻眼了,錢你都收了,卻不給通融,這算是哪門子道理啊,就沒有這麼玩的。
瞧著張百仁,掌櫃無奈,只能下去吩咐了一陣,就見商隊一陣抱怨後,有幾十位外族人分了出來。
張百仁打量著突厥、韋室、契丹的貨物,過了一會才道:“契丹的人留下,韋室與突厥歸隊。”
兩家商隊聞言鬆了一口氣,趕緊重新迴歸大隊。
瞧著契丹人七八車貨物,張百仁不緊不慢的拿起地上的長劍,緩緩走了過去。
見到張百仁走來,契丹人瞬間氣氛一變,手掌不由自主摸到了腰間,但是卻愣住了,都忘記刀藏在了貨物裡。
這年頭盜匪橫行,那個商隊沒有刀啊。
“你們最好別動,你要相信本官的劍比你們的刀更快。”張百仁話語稚嫩,帶著童真,但說出的言語卻叫人毛骨悚然。
此時商隊也明顯發現氣氛了不對勁,眾人俱都是心中動盪。
張百仁瞧著眾人慢慢向著馬車靠近,不予理會,只是抱著長劍進入契丹人隊伍。
“這幾日有三波契丹人透過,而你們是第四波。”張百仁不緊不慢道。
“大人想要說什麼?”契丹人商隊首領拿出了一個托盤,幾十兩銀子擺在托盤裡:“這些算是小的孝敬大人的。”
“唉!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