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規規矩矩地去修習隱靈訣來得實在,只要有朝一日能夠衝破任督二脈,再以靈霄九步中的三步,上得懸壁峰也只是輕輕鬆鬆。
但正是如此,至今也沒有一人能夠成功,在這山坡上,也只有宗瑞每日雷打不動的練劍,起初秋心所見的那種刀劍不分的彆扭感覺已經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三尺劍譜上的劍招,給人熟練流暢的感覺,而且宗瑞每日都會來懸壁峰前一試,每次都沒有成功,但是秋心很明顯地能感覺到,宗瑞每日在空中逗留的時間都會變長。
一開始秋心以為是錯覺,後來他實在忍不住,就找來沙漏計時,觀察他每天能夠進步多少,這也成了秋心為數不多的樂趣。
但是令秋心心煩的是,李玲兒被責令不能離開懸壁峰一步,所以在這山上也沒有人可以說話。
開始的時候還能自己在山坡上自己找點事幹,但是後來每日跟著秋心,而且二人也住的很近,幾乎每天形影不離。
秋心在地上畫下劍痕的時候,李玲兒竟然也會跟著練習,秋心也懶得說她,最後竟然成為一種默契,李玲兒有時會提前來懸壁峰前,畫下今日要練習的劍痕,讓秋心哭笑不得。
讓他覺得,隱靈子此舉雖說限制了李玲兒的活動範圍,但是更像是將她當作了劍堂的弟子,學了這山上的劍招也不聞不問。
而且有了李玲兒的加入,其他人看自己的目光也越來越怪,就連一開始還能時不時跟自己說話的宗瑞也是如此,讓秋心也不知該如何解釋。
不過這些劍招在李玲兒手中卻又是另一種感覺,或許是滄瀾派劍法的原因,十分輕靈,沒有龍寒韻與宗瑞那種磅礴的感覺,也沒有楊謹那種變幻莫測的感覺,倒是讓秋心大開眼界。
慢慢的,距離峰底一丈以下的所有劍招都被秋心學了下來,而且秋心練習新的劍招之前,都會將以前的劍招在重新練習一遍。
如此一來,當他把這一丈之內的所有劍痕都畫下來的時候,這千餘道劍痕也就如同神劍訣的一百零八個劍招一般,深深的刻印在他的心裡。
秋心學這些劍招的目的也十分明確,一是要和三尺劍,神劍訣相互比較,相互促進,當他學會這一丈之內千餘劍招,確實有奇效。
以前在他看來已經完全沒有進步餘地的一百零八個劍招,竟然開始出現變化,更加得心應手,而且讓秋心能夠愈發清晰地感覺到每一個劍招的獨特之處。
這千餘劍招對於練習三尺劍的效果就更加不言而喻,秋心幾乎不費功夫,就輕輕鬆鬆得可以達到與宗瑞一樣的效果。
每次宗瑞見了都十分吃驚,於是便更加刻苦地練習起來,不過這也堅定了秋心繼續學完其他劍招的決心。
除了能夠是劍法精進,更重要的是,只要自己能夠熟練使出山體上的劍招,那麼在攀爬的過程中,就可以快速找出劍痕中上用力最少的點,能夠最大程度地借力。
如此,只要學會所有的劍招,就像在山體上築起一道無形的階梯,拾階而上,到達峰頂也只是時間問題。
時間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秋天已經到來,山風也變得有絲絲涼意。
這一日,秋心剛來到懸壁峰前,就看見龍寒韻一人站在峰前,將青絲緊緊紮起,平日寬鬆的褐色衣衫已經換成了有些緊身的紫色衣服,此種打扮,秋心倒是第一次見。
而且這也是他第一次見龍寒韻來到這懸壁峰,看她的樣子,恐怕是想嘗試攀爬,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嘗試一兩次,唯獨這龍寒韻,是第一次嘗試,這讓秋心停下想要刻畫劍招的動作,開始駐足觀看起來。
沒有在意正在看著自己的秋心,龍寒韻雙手握緊,猛然用力,一時間龍吟虎嘯,響徹整片山坡,讓秋心下意識驚呼,“龍虎虛像,怎麼會。”
只見龍寒韻左腳乘龍,右足踩虎,又學得靈霄九步,絲毫不費力,就連行數十丈,而此時被龍寒韻運功的聲音吸引來的人越來越多。
楊謹看著還在緩緩上升的龍寒韻,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尹師弟,龍師妹腳下的是龍虎虛像?”
秋心點點頭,其他幾人聞此也神色各異,只要修成隱靈訣第一層,就能凝出龍虎虛像,只要內力足夠深厚,就可以輕鬆到達峰頂。
龍寒韻雖然平日裡話不多,而且年紀也和自己差不多,但是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修成龍虎虛像,內力有如此凝厚,世所罕見,泰山史上,也不多見,秋心也被深深折服。
宗瑞直接直接轉身走到一邊,又開始旁若無人的練起劍來,似乎因為龍寒韻先自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