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他過往一個月生的氣還要多。
他需要靜靜。
倒是一旁的陸雲,看的有趣,笑問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子不語怪力亂神,出自論語《述而》一章: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寧採臣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正要說話,陸雲又繼續開口:“這些話的意思是: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出來。
孔子知道後說:“你為什麼不說:他的為人,是用功學習時便忘記吃飯,以至於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
夫子又說:“其實,我並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
說到這裡,夫子停止不說了,好像是生怕分心用力影響了凝神思考。過了一會兒,夫子才說:“如果一行人中只有三個人,那麼,其中必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長處加以學習,我看到他的缺點也是我也有的,就加以改正。”
寧採臣聽的目瞪口呆,就算是一旁的燕赤霞,也有些訝然,顯然,陸道人將“子不語怪力亂神”解釋成了:“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
這簡直是顛覆……
“不對,不對,句讀不對,聖人不是這麼說的!”
寧採臣思量了片刻,面色肅然到了極點,道:“道長說的不對,應當是,子不語怪,力,亂,神,而不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句讀這樣的事,向來不能亂,一亂,所有的意思都變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與“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意思,相差太大了。
陸雲也懶得理會這之間的差別,他只是興之所至,隨便說了一句,也沒有想和一個書生爭論儒家經典的意思,玩笑道:“即使是子不語鬼怪,鬼怪就不存在麼?”
“道長此言差矣!”寧採臣依舊是正義凜然,道。“聖人教育弟子,君子當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為鬼神所制。儒家講究中庸之道,以人道為修行準則。即便有鬼神,也不主張去追求,崇拜。正念若衰,邪念則主。”
“……”
陸雲現在也有一種衝動。
想揍這書生的衝動。
終日吹牛論道,今日卻翻船了……
這個書生,說的有道理……
第二百章 夏侯(第二更,求訂閱!)
第二百章 夏侯
陸雲今日在寧採臣面前翻了船……
只因為,寧採臣這個書生,說的有道理。
正念若衰,邪念則主,養一口浩然之氣,不畏懼,不崇拜任何鬼神,這才是儒家的學問。
陸雲深有同感。
他自是知道,妖魅之物要迷惑人,首先要人的內心不正,亦或者身體虛弱,血氣不旺。
人的內心不正,疑神疑鬼,神魂就會虛弱。而身體虛弱,血氣不旺的,妖魔也可以乘虛而入,如將死之人,總是能看到妖魔鬼怪。
內心裡秉持一口浩然之氣,即便不會武功,手無縛雞之力,碰到鬼了,也未必會遭毒手。
而鬼魅之物,通常也是化作極品美人的樣子,要與書生求一己之歡,亦或是以錢財來誘惑書生,使書生的心靈意志得到瓦解,這時妖魔便可行兇。
聊齋裡樹妖王讓聶小倩做的,便是前一種勾當……
雖然翻了船,陸雲也沒有什麼生氣的意思,這樣的書生,有著做大儒的潛能。
儒家也有修身之道,博大精深,微妙無比,並不比其餘各家弱,只是需要時間的積累。
一個大儒,或許需要三四十年才能夠成就,內聖外王,邪魔不侵。而若是聖人,八百年可能出一個……
也只是可能而已。
“燕道友,我們今日便除了這樹妖王如何?”
收回諸般心思,陸雲開口道。
“按著我的本意,今日正好!只是……”燕赤霞感知著遠處傳來的凌厲劍意,頗有些歉意,又有些無奈,道。“我的一個老對手又來找我來比武,今日怕是不行了。”
話音剛落,距離燕赤霞數丈之地的樹木被遠方而來的凌厲劍光斬成了飛灰,伴隨著這恐怖景象的,是無比狂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