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為什麼那麼多的人想要當皇帝呢,因為皇帝可以隨心所欲的做一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人家就是這麼牛。
馬士英走了,他空出來的內閣首輔的寶座便是成為了許多人的目標。
別看伴君如伴虎,但是這在伴虎的時候,這狐假虎威的日子也是不賴的嘛。
再說了,內閣首輔本來就位高權重,威風八面,只要在仕途上稍有野心的人,又有幾人不想當。
於是在馬士英退出朝堂後,一眾官員皆是眼神熱切的看著弘光皇帝,
特別是那內閣的幾位次輔再輔,那更加是眼神熱切,只盼弘光皇帝可以點他們的名字。
不過令他們失望的是弘光皇帝卻沒有當場說出繼任的內閣首輔是誰,
只是說這內閣首輔干係重大,不能輕易決定,他要好好想一想。
不過這內閣首輔之事可以稍稍延後幾天再說,但是那李起命人責打張廣延一事,弘光皇帝卻是不得不辦。
這事情可是關乎他這個皇帝的無上尊嚴,他不得不處理,否則,不把李起定罪,以後誰還拿他這個皇上當回事。
“諸位愛卿,定王目無君王,擅自毆打朕的寵臣,你們認為當如何定定王的罪過?”
因為李起的身份特殊,弘光皇帝縱然是對李起咬牙切齒,但是卻也不敢貿然動手。
儘管這時候的李起就在南京城,身邊也沒有軍隊在,要殺了李起,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卻也是容易的事情。
但畢竟李起的身份地位,還有那戰功都擺在這裡,弘光皇帝也是要和一眾大臣商議一下,也好拿出一個恰當的罪行來。
一眾大臣見弘光皇帝有那內閣首輔的正事不辦,丟擲來這麼個問題,都是一愣。
不過聯想到弘光皇帝和張廣延的關係,他們又是釋然了。
但是就像開始說的,李起的身份地位擺在這裡,一個處置不好,就要為自己留下巨大的禍根,一般人哪裡敢說話啊。
於是整個朝廷鴉雀無聲,靜的出奇。
見一眾大臣不說話,弘光皇帝不由得是來氣了,
“怎麼,難道朕要處置定王,定他的罪過,你們感到有什麼不妥嗎?”
還是沒有人站出來回答弘光皇帝的話,這讓弘光皇帝很是氣惱,他沒有想到一個身邊無兵無將的李起,竟然是讓一眾朝臣這般的忌憚,這要是他身邊有軍隊,那還得了!
“史愛卿,你說,定王該當何罪?”
沒辦法,弘光皇帝便是點了史可法的名字,讓他來說。
皇帝就是這樣,若是他想要殺一個人,不管這個人是忠是奸,那都不會自己親口說出來的,
總是要讓別人代替自己來說,然後他來拍板決定。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萬一殺錯了,老百姓有怨恨,那也是怨恨那個說話的臣子,不會怨恨皇上。
這樣皇上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若是最後民怨比較大,皇帝再把那個說話的臣子殺了,這不就皆大歡喜沒事了嗎?
所以弘光皇帝打的也是這個算盤,先讓一個臣子站出來指出李起的罪行,然後他下令把李起殺了。
殺了李起後,若是老百姓反應強烈,民怨極大,到時候再把那個臣子殺了,給老百姓出氣,這樣老百姓也就安撫了,局勢不就穩定了嗎?
兵部尚書史可法見皇帝點名問自己話,頗為有點慌亂,腳下有點哆嗦的站出來說道:“皇上,臣,,,臣,,,”
弘光皇帝見一向居高自傲的史可法,這時候竟然是說話結結巴巴,不由得是眉頭一皺。
“愛卿有話但說無妨,朕恕你無罪。”
史可法聽了這話,那才是心裡稍稍安定一點,而後只聽史可法說道:
“皇上,按,,,按我大明律,定王並無罪過。”
“什麼?他毆打朕的寵臣,竟然無罪?”
弘光皇帝發怒了,他沒有想到史可法竟然是蹦出了這麼一句話來,他還指著史可法指出一點李起的罪行,然後弘光皇帝再將罪行誇大,最後一拍板,將李起下獄,繼而殺之。
可是誰想史可法卻是說李起無罪,這就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了,這叫弘光皇帝怎能不怒!
史可法見弘光皇帝發怒,嚇得腳下一軟,跪在了地上,腦門冷汗直流。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還請皇上讓臣把話講完。”
“那你說,今天你若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朕饒不了你!”
史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