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起,賞賜他的功勞。
只要李起接受了賞賜和加封,那麼也就證明李起承認朱常淓這個新皇上,承認嘉盛朝廷,這樣一來,兩人就能坐實君臣名分。
你可不要小看了這“名份”兩個字,在很多時候,特別是那關鍵時候,名分往往能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能夠足以決定一個勢力的成敗。
因為你佔據了名分,你就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
人心向背,名分在其中便起到了一個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只要名分在手,那就意味著天下大義在手。
這樣一來,許多人在選擇投靠的時候,便是會不自覺的倒向那佔據道德制高點的一方。
沒辦法,這可是幾千年留下來的傳統和習慣,這思維習慣一時之間很難更改,由不得人。
君不見為什麼當年大明太祖高皇帝在世的時候,為什麼他的那些兒子藩王,包括朱棣在內,一個個老實的跟貓一樣,
那時候,如果朱元璋想要削藩,想裁撤他們,那根本不可能引起任何一絲波瀾,直接就是一道聖旨的事情。
絕對不可能出現反覆和變局。
可是為什麼到了朱元璋的孫子朱允文手裡,他要削藩,卻是立即引來那麼大的一場波動,
燕王朱棣直接就是宣佈起兵造反,然後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轟轟烈烈的“靖難之役”,
最後朱允文不但沒有削藩成功,反而連皇位都弄丟了。
而他自己,則更加是落得一個生死不明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