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聽天由命(1 / 2)

你可不要小看了這“大義名分”四個字,在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化薰陶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和忠孝節義扯上關係。

只要能扯上關係,那就是具備了名分,具備了道德基礎。

所以我們自古以來任何一場戰爭,不管這場戰爭是對是錯,也不管戰爭的目的如何,至少在表面上發動戰爭的人一定要想盡辦法使戰爭合理化。

為了符合儒家的觀念,他們總是要找一個理由,為自己打這一場仗喊出一個口號。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讓人覺得自己是正義的,才能讓手下士兵和天下百姓支援自已。

儘管有時候可能這個理由非常的不符合實際,但也必須得有。

這樣的背景下再看高傑大軍,他們自然是不存在任何大義名分的,

因為他們對面的人是定王李起,這可是正而八經的大明一字親王,而且還是未來的大明皇帝。

以一個臣子小民的身份去對抗這樣的一個人物,不用問,那心裡一定是發虛的。

而且李起還戰功赫赫,在李起面前連韃子都不是對手,難道他們會認為自己的戰鬥力比韃子還強大嗎?

再加上現在高傑又不在這裡,群龍無首,不但是群龍無首,而且這個“首”還被李起給抓住了,

可想而知高傑大軍他的軍心士氣如何了。

所以不管李成棟如何去鼓舞軍心士氣,那都是沒有用的。

對於這一點,李成棟自然也是看得清楚。

而李起更加是對這一點了如指掌,否則李起又怎麼可能只帶著一萬大軍就來增援呢?

這一萬人,再加上原本的一萬多人,不過也就兩萬人而已,在軍隊人數上還是遠遠不足,而李起依然信心滿滿,原因就在這裡。

李起相信只要戰爭一發動,那便絕對是一場一邊倒的戰爭,這不存在任何懸念。

李起有這份自信,不得不說那真是仗打多了,人也是越打膽越大了。

不過李起就算膽大,那也不是亂來的,那可都是經過精心的推算。

果然,一切都如李起預料的一樣,此時的高傑大軍那就是軍心渙散,全然沒有鬥志,哪裡可能是李起大軍的對手。

這一幕也是被李成棟看在眼裡,心裡也是越來越擔心了。

“如此這般情況,這可如何是好?”

心裡李成棟這樣問自己,但是卻沒有答案。

第二天李起大軍依然是如往常那般按兵不動,不過大營裡面卻是有那一排又一排士兵在那裡整齊的操練,喊打喊殺聲震天,看得對面的高傑大軍都是暗暗乍舌。

他們都是沒有想到李起大軍竟然訓練如此刻苦,並且那整齊劃一的喊叫聲,還有那高昂的鬥志,無不是讓他們吃驚。

這一對比,他們更加又是心裡慌的三分。

第三天,李起大軍依然如昨天那樣,不過在操練之餘,卻也是有那士兵將一門又一門大炮給拉了出來。

大炮炮口都是對準了城頭上的高傑大軍,這自是不用多說。

這是李起在為明天的大戰做準備,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其令人感到震懾的舉動。

這些大炮一擺出來,頓時便是把城頭上的高傑士兵嚇得不行,一個個的瑟瑟發抖,連站都站不穩了。

大炮在後世被譽為戰爭之神,由此可見大炮的發明,那絕對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高傑大軍雖然不敢說是百戰精兵,但是仗也沒少打,自然也是對大炮有格外清晰的認識。

他們自己城頭上那也不是沒大炮,但那大多也只是個擺設,畢竟像他們現在佔據城池也不過是小門小戶而已,裝備的大炮又能高階到哪裡去了,

而他們以前繳獲的大炮也大多如此。

並且這些大炮因為年久老化,這給本就威力不大的大炮又是打了幾個折扣。

而反觀李起的大炮則不然,須知李起那是什麼人物,那可是未來的大明皇帝,

他這一次從南《》京出來,他帶來的大炮肯定就是從南《》京城帶出來的。

南《》京又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大明的國都啊,那大炮的威力豈是等閒。

所以即便現在仗還未開打,大炮也未打響,但是這些高傑大軍的將士們便已經知道這些大炮絕對是神兵利器。

一旦開戰,整個城池便可瞬間化為火海,成為人間修羅屠場,這叫他們怎能不怕?

“將軍,這可如何是好,不如咱們還是降了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