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這時候的大明朝廷還是有許多的人看不清大局,處處作梗。
內有同僚排擠磨難,外有韃奴軍事壓力,最後堵胤錫心力交瘁,於永曆三年吐血身亡。
彼時,聽聞堵胤錫病故,三軍慟哭,如喪父母!
這樣的一個人,李起在心裡自然是對他無比的尊敬,現在他特意來見自己,這自然也是讓李起激動了。
但是李起激動,別人卻是不這樣,甚至還非常反感堵胤錫的到來,這其中便是以謝升和吳天明兩人最為態度明顯。
只聽謝升道:“殿下,想那朱由松趁著京城失陷,先帝諸子下落不明之機,悍然登基稱帝,公然不顧禮制宗法,若是殿下接待堵胤錫,那無疑便是承認了朱由松的皇位,這萬萬不可啊!”
吳天明也是跟著說道:“不錯,這皇位於情於理都是殿下您的,怎可由他朱由松坐江山!”
在謝升和吳天明的眼裡,皇位就應該是李起的,所以他們自然是無比反對弘光皇帝,在稱呼上都是直呼其名,以鄭重表明自己的態度。
他們兩人一說完,嶽來忍不住也道:“殿下,當初我們抗清的時候,那朱由松還沒登基稱帝,他登基稱帝了,我們也不知道。
而且後來殿下派曹順去請求他們出兵牽制韃子,但他們卻是按兵不動,絲毫不把我們,還有抗清大業看在眼裡。
既然這樣,如今我們又何必去認他!”
嶽來這樣說,一旁的戚正,黃廷,郭雲龍等人雖然是沒有說話,但是卻也點頭贊同,都是認為皇位就該是李起的,輪不到別人。
他們有這樣的想法,那也不奇怪,
一來李起是先帝皇子,最正統的皇位繼承人,他朱由松算老幾。
二來他們和李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裡面的每一天,大家都是在刀尖上走來的,彼此之間的感情自然是深厚,
在李起和朱由松之間,他們自然是更加傾向於李起了。
再說了,李起當皇帝,和朱由松當皇帝,那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前途命運能一樣嗎?
當然,他們能夠不顧生死的一心抗清,那也不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這一點自然是不用質疑的。
幾般之下,他們有這樣的態度,不管是從個人的感情上講,還是從個人的利益上講,都是一件再淺顯不過的事情,各人自然也是不難做出取捨。
眾人之中,唯有那顧炎武眉頭緊鎖,看向李起,也是意味別樣。
見此,李起道:“先生,你如何看?”
眾人齊齊將目光看向顧炎武,大家都是知道李起對顧炎武很重視,他的意見李起是極容易聽進去的。
顧炎武見李起問話,心知此時已是重要時刻,一言一行,都極有可能影響到天下形勢的走向,不敢有絲毫怠慢,顧炎武便是對李起鄭重拱手,道:
“殿下,當今之世,韃奴乃是我漢家最大之敵人,我漢家當全力抗清,方可保得天下不失,人民無恙。
而如今,弘光皇帝已然是登基稱帝,天下百姓也是承認這一事實,若是再起皇位之爭,必將現那親者痛,仇者快之不忍之事!
還請殿下以天下大局為念,捨棄個人利益得失,置家國利益於最高之上!”
說完,顧炎武便是“撲通”一聲,對李起鄭重跪拜下去,重重的便是一個響頭磕在地上。
顧炎武突然行如此大禮,李起見了,顧不得回話,趕緊是走過去將顧炎武扶起,道:“先生,你這是做什麼?你我之間,還需如此嗎?”
顧炎武見李起言語真切,心裡很是感動,正要說話,卻是被謝升搶先一步,
只聽謝升道:“顧先生,殿下的身份擺在這裡,我等不認朱由松,這並不是我等要依靠殿下攀龍附鳳,實乃是若殿下承認朱由松,一旦日後朱由松為鞏固地位,加害殿下,那我等又將如何?”
這句話真不是杞人憂天,實乃是一句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大實話,並且也是以後極有可能出現的局面,不得不防。
自古以來,皇權之爭便是人世間最殘酷的爭鬥,多少人為了皇位,父子相殘,兄弟相殺,殺的那叫一個狠。
父子兄弟尚且如此,李起和朱由松不過是叔侄關係,而且連面都沒有見過,說親,也是親,說不是親,也不是親,這樣的關係,如果朱由松要害李起,那真是一點顧慮都沒有。
嶽來,黃廷,戚正,郭雲龍等人聽了謝升的話,自然也是為李起的性命大為緊張,對顧炎武也是不由的光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