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問之下張獻忠才明白,原來是那一直被引為自己心腹大患的秦良玉,
這時候秦良玉竟然糾結起許多土司,聯合進攻自己的國都。
成都是大西的國都,也是大西的命脈所在,如果一旦成都失守,那麼大西王朝也就不存在了。
這對於新近建立的大西政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如此重要的地位,張獻忠離開後自然也佈下了重兵,留了定北王艾能奇及其十萬大軍鎮守。
不過這十萬大軍說是說的好聽,其實哪裡是什麼大軍,不過是一群老弱殘兵而已,真正能打的估計也就兩三萬而已,其他的都是湊數。
這也是大西軍普遍存在的現象,就張獻忠手下四五十萬的人馬,真正刨去老弱婦孺,殘兵弱將,那麼估計能打的有個七八萬就算不錯了。
當然,這種情況也是這年代義軍普遍存在的,李自成那也一樣。
艾能奇就帶著這些人鎮守成都,成都如此重要的地方,許多地方都要佈下重兵防守,這樣一來便就顯得兵力單薄了。
而秦良玉乃是四川土著,成名已久,可以說在四川,最近的這兩三代人都是在秦良玉的威名下成長起來的。
這時候秦良玉聯合其他土司進攻成都,意義自然非同凡響。
一路上便有許多人踴躍加入,使得秦良玉的大軍越來越大,等到了成都城下的時候,兵馬己經不下十幾萬。
而這其中便以秦良玉的五千白桿兵為最主要戰力。
這五千白桿兵你可不要小看了,人數雖然不多,但真要是在外野戰,便是對上李自成張獻忠他們五萬十萬,這白桿兵也絲毫不懼。
果然,大軍一到成都,秦良玉便指揮大軍開始攻城,負責防守的艾能奇面對一代名將秦良玉,倍感壓力。
並且這成都城內也是出現人心不穩的局面,一旦到時候有人裡應外合,只怕成都破城在所難免。
所以艾能奇即刻命人前來請援,請求張獻忠回軍救援成都。
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張獻忠更為怒火交加,
“秦良玉好大的狗膽,竟敢攻我國都,壞我大事,待將你擒拿,我張獻忠定要將你五馬分屍,挫骨揚灰,以洩我心頭之恨。”
張獻忠怒不可揭,帳下一眾人等也是不敢說話,人人都是噤若寒蟬,生怕張獻忠遷怒到自己頭上來。
“如今如何是好?你們說。”
張獻忠氣急之下便是徵求眾人意見。
這時候誰還敢說話,人人都是保持沉默,生怕一句話說的不對,便惹來災禍。
但是眾人之中卻還是有人敢說話的,有人一心為公的,此人不是李定國又是誰。
只見李定國站了出來對張獻忠說道:“父皇,秦良玉在四川影響巨大,此次公然起兵攻打我大西國都,並且還勾結了許多土司,可見必然是蓄謀已久。
而如今我大西軍主力盡在於此,一旦讓秦良玉偷襲得手,只怕我大西軍便要淪為無根飄萍。
為今之計唯有回師,救援成都方為上策,還請父皇火速回軍,以安國都,以安大西政權,以安江山社稷。”
李定國說的明白,但這麼淺顯的道理張獻忠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然後若是就這樣回軍,那李起怎麼辦?
“定國,你說的父皇當然知道,可一旦我軍回軍,這狗皇帝如何辦?若是讓他就此逃脫,便猶如飛龍昇天,再難困住了。”
李定國自然心中也是不甘心,但還是說道:
“父皇,擊殺狗皇帝如今時機已然不合適,若是我們還要強行而為,只怕到時狗皇帝殺不了,我大西朝廷反而先滅亡了,
到時父皇辛辛苦苦一輩子打下的江山,只怕要在旦夕之間傾覆,還請父皇以大局為重,回師成都,以安社稷。”
李定國這話說的也確實是事實。
要知道成都那地位對於大西朝廷來說實在太過重要,李起之所以命令秦良玉攻打成都,便也是考慮到這一點。
這便是兵法上說的攻敵所必救。
這樣的地方敵人是必須要救的,不論有什麼樣的顧慮,都必須要回軍救援。
否則,即便張獻忠把李起這兩萬人吃掉,那他也難逃覆滅的危險。
張獻忠憤憤難平,不停的在大帳之中來回踱步,嘴裡那牙齒咬的也是咯咯作響。
“這狗皇帝害我損失如此多的人馬,現在要讓他逃出昇天,這叫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