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京城經營布匹買賣的吳員外得知這件事情後,火急火燎的便是到了帳房,對帳房先生說道:
“劉先生,上個月咱們鋪面該交多少稅銀?”
“回東家話,上個月我們鋪面按照朝廷規矩該交一千兩百三十五兩稅銀。
不過東家也不用擔心,這商稅之事一時半會難成,許多商鋪掌櫃都在看風向,估計眾怒難犯,這商稅推行一陣也就不了了之了。”
“糊塗。”
吳員外怒道:“你當新皇是烈皇帝嗎?那麼好說話?還不趕緊去把銀子交上去,一分不少。”
劉帳房聽了大為驚奇,怎麼回事,昨天東家還對商稅不屑一顧,怎麼這一天之間就變化如此之大?
“東家,可是出什麼事了嗎?”
“你還不知道呢?那周奎周老爺可是皇上的親外祖父,就因為拒交稅銀,現在被遊街示眾,還被拘押百日。
周奎尚且如此,我們的脖子難道比周奎還硬嗎?快去交快去交,以後不用我叮囑,該交多少就交多少,朝廷讓我們交多少我們就交多少,別說廢話,懂嗎?”
“東家放心,小的明白。”
發生在這裡的一幕同樣在京城許多商鋪上演。
這些東家們一個個的都是不敢怠慢了,哪裡還有人敢去拒交稅銀,連這個念想都沒有了。
商戶們如此自覺,這讓主持商稅徵收事宜的堵胤錫分外欣喜。
以前為了徵收商稅,吏員們還得挨家挨戶的上門催繳,碰上那難纏的一下兩下還真收不上來。
而現在這些商戶紛紛排著隊來交銀子,一個個的還不住地詢問是否有缺,生怕朝廷少收了他們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