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心事沉重地離開了張獻忠的院子,一個人漫步在這大街上。
雖然此時街上兩邊都有許多小攤小販,他們叫賣之聲起伏不絕,但是此時的李定國卻是充耳不聞,好似一個人獨自漫步在世間一般。
“糖葫蘆,賣糖葫蘆嘞。”
“蔥油大餅,香噴噴的蔥油大餅。”
一聲聲小攤販的叫賣聲最後還是被李定國聽了進去。
李定國走到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面前,拿起一串糖葫蘆對他問道:“糖葫蘆多少錢一串?”
“客官,這糖葫蘆一文錢一串,可甜了,家裡小孩子一定喜歡,您多來幾串?”
小攤販見有生意上門,很高興,不住的介紹起來,說自己的糖葫蘆什麼口味的都有。
而李定國聽了,卻是問道:“三文錢一串賣不賣?”
小販一聽都是愣住了,“三文?客官您是不是聽錯了,我這糖葫蘆只要一文錢一串。”
李定國將手裡的糖葫蘆又放了回去,然後離開了。
賣糖葫蘆的小販不高興,在後面嘟囔道:“這人真是有病,這不是消遣人嗎。”
而後李定國又來到一個賣蔥油大餅的阿婆面前,對他問道:“阿婆,這蔥油大餅多少錢一個。”
阿婆很高興,嘴裡說道:“客官啊,我這蔥油大餅只要三文錢一個,香噴噴的放了油放了鹽,做的又大,吃兩個就能飽了。”
“九文錢一個賣不賣。”
李定國一臉認真的看著這個賣蔥油大餅的阿婆,如剛才問賣糖葫蘆一樣的問道。
阿婆明顯也是一愣,急忙說道:“小夥子,你是不是聽錯了,還是老婆子我耳朵不好使。我跟你說啊,我這蔥油大餅只要三文錢一個,不多賺你的。”
李定國搖了搖頭,然後又是走了。
看著李定國離去的背影,這個賣蔥油大餅的阿婆不由得也是放下了手裡的活,向著邊上的一戶人家走去。
“駕,駕,駕,,,”
一路打馬疾奔,李定國很快便是回到了京城,進了皇宮,繼續擔任他的侍衛統領。
因為坤興公主沒有跟著一起回來,李起很好奇,向李定國詢問緣由。
李定國只能對李起解釋,說坤興公主一路上週車勞頓,受了些許顛簸,身子感到不適,落在後面,有丫鬟僕從照料,慢慢趕來。
他自己則是因為要急著來按時當值,所以先行一步。
李起也沒有多在意,繼續去處理他的公務去了。
一切都很平常,李起還如往常一般在處理著文武百官呈上來的奏摺。
李定國則一如往常一般值守在御書房門前,護衛著李起的安全。
皇宮裡也如往常那般森嚴寂靜,諱莫深深。皇宮外,京城百姓也如往常那般熙熙攘攘,熱鬧喧譁。
然而就在這平靜繁榮的背後卻是那暗流洶湧。
不錯,因為這時候張獻忠已經是秘密的帶著孫可望,劉文秀等百餘人進了京城。
這些人都是絕對忠於張獻忠的心腹,他們跟隨張獻忠一進京,便尋機隱藏在幾處宅院之中,靜待張獻忠命令。
這一天,李定國下值之後,便是出了皇宮,準備回自己的府邸。
路上,迎面走來一人,李定國很快便是把這人認出來了。
這人是孫可望手下的一個心腹,名叫孫騰達,跟隨孫可望多年,深得孫可望信任,就連這個名字那也是孫可望給取的,
只是不知道這“騰達”兩個字,是孫可望在希望自己這心腹有個好前程,還是寄予了自己別樣的心思。
孫騰達走到了李定國面前,對李定國不動聲色的使了使眼色。
李定國心領神會,便是跟在孫騰達後面,一同前行。
很快,兩人便是來到一處衚衕之中,衚衕裡面有一戶人家。
兩人進去後,張獻忠,孫可望,劉文秀便已經是在那裡等候了。
“定國,那大明皇上沒有看出你的破綻吧。”
一見面,張獻忠一副關切模樣,對李定國問道,只是這話語裡面似乎給人感覺客氣的成分居多。
李定國只是面無波瀾的回道:“請大王放心,大明皇上沒有發現我的異樣。”
“如此甚好。”
張獻忠很高興,而後急不可待的說道:“你觀察時機如何,可有機會。”
“屬下是大明皇上的侍衛統領,機會每時每刻都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