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左良玉接到聖旨之後便立即安排了武昌城的事宜,帶上數百人,心中略帶忐忑的朝著京師趕去。
恰好常笑也決定回奔京師,雙方便結伴而行。
一路上兩人倒也算得上是相談甚歡,原因很簡單,左良玉現在甚至可以說十分巴結常笑,左良玉是個名將的同時對於為官之道也是十分精通的,明末的這些將領一般對於為官之道都十分熟稔,這也是被逼的,袁崇煥就不大麼明白這內中的道道,所以得了個凌遲處死!
左良玉其實這次犯的錯誤和袁崇煥基本一致,都是見到時機不成熟而不出兵攻敵,但左良玉運氣好,拿下了武昌城,這次回京便罪不至死了,但後果還是難料,依舊叫左良玉心中忐忑。
常笑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還是崇禎的侄子,是皇親國戚,甚至崇禎親自安排常笑進他的軍中撈功勞,在左良玉看來,這常笑在崇禎面前是一定能夠說得上話的,他雖然打了個勝仗,但左良玉十分清楚自己現在可是戴罪之身,有個能夠說得上話的人他自然是要好好交結,有就比沒有強,是以這一路上左良玉對於常笑傾心交談,沒事就送些小小的不怎麼值錢的禮物。
左良玉可是聽說過常笑將送禮的打出門去的傳言的,最開始也就是試探一下,但常笑竟然收下了,這使得左良玉心中高興起來。要知道有些時候送禮對方不收不全都是因為你的禮物太薄,而是因為不想和你有什麼牽連,他左良玉現在的處境恐怕有些人想躲都躲不開,這常笑既然肯收他的東西,那麼就說明至少在常笑心中他的問題還不至於太嚴重。
常笑心中卻有另外一種想法,他此時和張獻忠的想法是一樣的,他要做的是佔據天下的勾當,佔據天下最重要的就是招攬人才,要想佔據天下可不是光靠龍氣龍脈就能夠成事的,還需要無數人的輔助才成,左良玉無疑是個人才,最重要的是左良玉手中有兵,常笑其實不缺打仗的人才,但他缺兵,是以這一路上左良玉不停示好,常笑也表現得極為親近,彼此交談起來簡直如親兄弟一般,至少這回程的數十天的行程使得兩人的關係變得極為親近起來。
左良玉其實不著急回京,他只要慢慢走就好了,他怕自己匆匆忙忙的趕回去,崇禎正在氣頭上,一刀就將他咔嚓了,雖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小心無大礙。常笑也需要時間將龍氣擠壓到丹爐最底下,面得回到了京師控制不住金龍噴發出來,要真是那樣的話,可就嗚呼哀哉了!
是以常笑也並不是特別著急,兩人一路走走行行,雖然各懷心事,但卻也好似閒遊風景一般。
這一路上出奇的太平。
四十天後,京師,遙遙在望了。
常笑和左良玉臉上之前的輕鬆盡皆褪去,都露出凝重的神情來。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京師老龍 家宅不寧
常笑現在已經是丹成的境界了,望氣之術增長不知道多少倍,站在京師之外,遙遙望去,就見京師上的龍氣比常笑走的時候變得更加蒼老無力了。
那一條老龍看上去精神都已經不大好的模樣,背後的龍鱗禿了一大片,盤在紫禁城上空,沒精打采的昏昏欲睡,那神態就好似是一隻慵懶的老貓一樣。
這或許就叫做氣數已盡吧,這老龍太老了,接近三百年的時間使得這真龍越來越蒼老,氣息越來越虛弱!
見到這老龍的情形,常笑心中不由得輕鬆起來,隨即又多少為崇禎感到惋惜。
崇禎的勤政,崇禎對自己的苛刻,常笑是看在眼中的,但是作為從未來的世界穿越而來的常笑很清楚,無論崇禎如何勤政,最終的結果都是不可改變的,大明用不了多久就要亡滅了,這是天道使然,一個國家氣數盡了不是一個皇帝如何勤政,如何努力就能夠挽回的,雖然常笑不信命,但是此時卻不由得生出人力難以勝天的感慨來。
左良玉心中卻又是一番感慨,這京師進去之後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從中出來,天子心思高深莫測,真要殺他,他也認了,當初崇禎那般推心置腹的對他闡明厲害,他卻辜負了崇禎,即便是殺了他,也是咎由自取,沒什麼可說的。
左良玉心中的忐忑更勝了幾分。
常笑的私兵是不能到京師附近招搖的,五千多渾身血氣的悍卒一旦到了京師之外,那些御史言官們估計都要瘋掉,常笑就得揹負一個謀逆的天大罪名,是以常笑將人留在了距離京師還有兩天路途的地方,常笑隨身只帶著五個軍卒,和他們的一百多個奴隸,在人數上,和當初常笑出京的時候基本上沒什麼區別。
常笑和左良玉進了京師,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