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3 / 4)

小說:娛樂春秋 作者:圈圈

傳來葉孤影有氣無力的聲音:“你剛才問什麼來著,我走神了沒注意。”

“哦……哦,是問你這兩天外界還是一切平靜?”

“是。”葉孤影懶洋洋道:“正道已經走光了,青青姐表示,看看春祭會不會有動作,問你要不要做點安排。”

“朝廷春祭,我們做不了安排的。而且陳乾楨鄭冶之都會來參與祭典,是朝廷力量最盛之時。我們更要蟄伏才是,否則被人誤會才糟糕。”

葉孤影忍不住道:“如果那人始終沒有動靜,我們難道一直在京師等?”

薛牧沉默片刻,搖頭嘆息:“春祭之後再等幾天,實在沒有動靜,我薛牧只能認輸。”

葉孤影吐槽:“盟主大人原來也會輸的嘛。”

薛牧低聲道:“輸了一場比耐心的局,沒有什麼。我贏得了更多,何謂輸贏。”

“比如劉貴妃和夏侯荻?”

薛牧不答,反而道:“之前是我對你有惡作劇的心思,反省起來也是我無聊至極。這幾天你不用‘保護’了,換一套宮女裝,和夤夜輕蕪到處玩玩吧。別到了真要回去的時候,又只剩茫茫的陰影。”

葉孤影沉默下去,再也沒有了聲音。

第四百五十九章 輿論之力

京師的人們現在已經很習慣《京師日報》的存在。

這份報紙出得比較早了,從鷺州開始搞報紙時,夏侯荻接到鷺州周捕頭的彙報之後就同步開始做準備,親自掛了總編之名,小艾做副總編主持實際工作,百花苑的妹子也由此轉為記者和編輯。在薛牧赴劍州的時候,《京師日報》就已經發行了第一期,並且由於京師的市井文化極其濃郁,導致這個日報是真日報,每日一期的,比靈州的銷路大多了。

實際上夏侯荻知道報紙的文宣陣地作用,當初薛牧曾經和周捕頭點過一次,打算在適當的時候打破無咎寺的佛教宣傳壟斷。她也舉一反三,京師日報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有引導輿論的作用,比如某某傳聞五花八門,她藉著日報疏導讓大家知道正確資訊,或者是六扇門想讓大家知道的資訊,這麼做已經很久了。

但這歸根結底還只是早年《大事記》的方式延續,還侷限於新聞傳播的“正本清源”方向。

文化的侷限性,使得夏侯荻和小艾都覺得報紙只是娛樂性的東西,並沒有考慮過單獨開闢一個時政版塊,去塞政治方向的私貨,就算偶爾閃過這念頭,也以為這會影響銷量才對。

事實證明,京師畢竟是京師。

當人們發現新一期的《京師日報》多了時政版,有朝廷御史開專欄,大談時政。小艾第一期剛做,尺度拿捏不好,這一期的尺度特別大,居然在那兒詳細分析各黨組成,評價誰上位希望比較大,連薛牧看了都抖了一下,暗道這就太跨時代了……這年頭的黨爭能這麼擺在面上論的?不知道的還以為灣灣競選呢……

不過猛藥效果當真是好,這一期的日報在半個時辰內賣得脫銷,賣報的小童都差點被人擠扁了。

政事堂都還沒來得及反應,要不要禁止這種過了尺度的時評,結果第二天報紙出爐,本想討論的政事堂忽然就鴉雀無聲,每個人拿著一張報紙,眼睛從報紙角落透出來,悄悄觀察夏侯荻。

夏侯荻呆愣愣地看著,臉色陣紅陣白。

其實也沒別的,就是時評裡說了說近期熱點議論的鋪路事宜,大體介紹了一下這事的始末,政事堂大佬們各自的意見,大約會在開春找個試點先鋪一個路段云云。並附上專欄評論,表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等等。

這是很正常的評論,實際上這幾天京師也在風傳鋪路的訊息,人人都在討論的,放在報紙上無非也只是增加了確信度,沒什麼問題。要說有區別,也只是往常這類訊息只是說事件,而這次的附加了評論,僅此而已。

但有趣的是,這個訊息裡提到各方大佬對此事的態度時,用的是“蘇相國”“李公公”“李門主”“荻公主”。

荻公主……

雖然這份報紙一發行就立刻被刊物司緊急叫停,改版為“夏侯總捕”重新發行,但初始的“荻公主”筆誤,已經傳遍了京師。

整個京師都樂不可支。

事實上夏侯荻的“私生公主”身份,都傳了三年多了,從她坐上六扇門總捕之位起,就被一些不服氣的人——不得不說其中有很多宣哲部下,惡意傳謠,然後到處都在私議。就連當初薛牧初臨貴地,就聽過這個謠傳了,京師民眾沒聽過那是不可能的。

而夏侯荻確實很容易讓人懷疑是私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