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3 / 4)

靜時,忽地一聲蒼涼如歌般的聲音平空響起,淒厲而悠長,恰似一道輕煙突入沉靜如水的天幕,旁橫旋繞,不住拔高,直沒天際。所有人都是怵然而驚。李洛感到握著自己的手一緊,便低聲道:“是羌笛,西域之樂器。”

只聽場中十三名黑甲軍士同聲唱道:“伊嘏文王,既右饗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於時保之!”聲音低沉,略帶沙啞,更帶著一些生疏,詞亦是詩經周頌裡的老句,說不上華麗堂皇。但悽婉動人的羌笛之聲卻如利刃般,將這一字字、一句句深深刻在眾人心頭,讓人感到說不出的豪邁,那一幕幕金戈鐵馬、血泊黃沙,就這般簡單而深刻的呈現在眾人眼前。

接著鼓聲又起,十三名軍人唱一聲喏,迅速分開,就在場中舞起劍來。一時間劍光閃動,黑影飄忽,看得文官貴婦們眼花撩亂,就連內行武官們也暗自讚歎,知道這一招一式乃戰場上拼殺所用,難得的是這十三名軍人練得如此純熟,一起舞劍,規則同一,如一人舞動般整齊。

這舞劍對李洛來說,可遠不如那鼓聲吸引人了。他耳邊聽著犀利的劍舞之聲,一邊放眼往那低垂的黃絹錦簾望去。他心中略有些奇怪——也許大殿之中絕大部分人都是同樣的奇怪,為何一向親近臣子、素好與民同樂的皇帝,當此祭奠之日卻一改常態,待在幕後一直未曾現身。他不經意的想起了一些在宮廷內傳言已久的話:“皇上病了……病得很重……”

“聽說聖上猜忌某位大人……”

“聽說,禍患就在內城之內……”

“牝雞司晨啊……”

想到這裡,李洛眉毛一挑,眼光轉動,望向左手不遠處的二樓迴廊。在一干如花似玉卻又千篇一律的妃子之中,只有一位妃子自始至終昂然端坐,薄薄的嘴唇緊緊抿著,既不言語,亦不歡笑,眼望前方,彷彿這天籟之樂與她無關。她的神情彷彿在顯示她之所以坐在那裡,只是因為要她坐在那裡。而無論她坐到哪裡,總是立刻受到最大的關注,善意的,和更多惡意的。也許就因為這樣,她的風度與姿態時刻都保持著最佳——放眼座中,無可匹敵。

武約……莫非你察覺到什麼了嗎?

“李洛,李洛!你也去過西域嗎?”

“嗯?”李洛忽地一頓,回過神來。

林芑雲正看得眼睛發亮,使勁扯他的手,一面指著樓下某處道:“看——那是哪國人啊?穿著那麼怪的衣服。”

李洛往下看:“哦,那是西域薛延拓部人。他們新近戰敗,特來納貢的。這些化外之人,不懂禮儀,亦無規矩,見了我大唐皇帝陛下居然還不自稱兒臣國。後來與之接壤的都護府都督黍將軍連奪他們二十多個城鎮,這才慌了神,承認我大唐皇帝陛下為天可汗。嘿嘿,如今我大唐乃天朝聖世,威服四海,隨便給他們一點教訓,也好讓這些粗蠻之邦早日得享聖化……”

正說著,只聽軍鼓聲音又急促響起,那十三名軍士迅速收了劍,仍平舉在胸前,有條不紊的聚在一起,在鼓聲與羌笛合奏聲中徐徐後退,直入幕中不見。那激昂的鼓點與悠長的笛聲相攜撥高几個回合,驟然一頓。“鏗”的一聲鑼響,四下剎那間只剩下清越的銅鑼聲激盪縱橫,綿延漫長,但終於也消失不見。

大殿內靜得可怕,並不聞一絲人聲,連輕輕的佩環扣響都沒有——人人都繃緊了身子,屏住呼吸,在沉靜中略現忐忑的等著。

須臾,長春殿首領太監陸福兒自那黃絹幕後鑽出,一揚嗓子,道:“聖上命:賞金百兩,絹百匹!”

大殿內頓時彩聲雷動,掌聲四起——這是今晚皇上賞得最多的一次,焉有不拼命鼓掌的道理?

林芑雲也道:“好!”抽手回去,跟著鼓掌。李洛感到手背上略略一寒,心中微嘆一口氣。接下來的節目不外是歌舞、戲文,他心中不知為何煩悶不已,便轉了頭,又往武約那邊看去。

他想起今日下午武約面見林芑雲時的情形:兩人在眾目睽睽之下,竟公然以姐妹相稱,其歡躍之情,瞎子也看得出來。一張豔絕宮廷傲視天下的臉,與一張清麗絕俗飄然出塵的臉湊在一起,滿殿人都看得呆了。

但只有他李洛知道,其中一個人幾乎恨不得提著刀子來見,另一位呢,自己就是她的刀子,而且是早就已出手……這般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事他見得多了,亦早麻木了,然而,當他看到林芑雲笑得那麼甜,那麼純真,喊得那麼親切時,卻突然心中一痛——那不該是那個嘻嘻哈哈、笨手笨腳的林芑雲做的,絕對不是!那般的假,那般的無助,那般的虛以委蛇、委曲求全,那般的讓人心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