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人人都有不同想法,自己覺著自己戰力更高。或者謀略更強,那合力征戰時。各打各的,軍陣又如何成型,殺敵又如何精準?!”
謝青雲想了想後,才道:“在未入火頭軍前,自是平等無誤。進入火頭軍後,自當服從軍令。”
少停一會,謝青雲再道:“不過這個服從,卻有相對和絕對之說。若是每一名兵卒、將領和袍澤之間,全無兄弟情義,若是每一名兵卒和將領對於這支軍隊,也全無榮譽感,那麼服從軍令,是最好的征戰之法,一切以軍令為重,不用思考,奮勇殺敵,只是這樣一來,無論是兵卒還是將領,卻有些似那匠師所打造的傀儡兵了。”
謝青雲侃侃而談:“而以弟子之見,最好的軍隊,依然要服從軍令,可卻每一名兵卒都不是傀儡,每一名兵卒都有明辨是非之能。如此一來,每一次軍令他們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夠在軍令執行之前,提出見解,促使將領能夠完善軍令。從而在征戰時,能讓軍隊的每一步都儘量正確。同樣,在征戰途中,若是臨機發現大變,亦可將見解報給將領,只是此刻必然要由將領最後決斷,這時候就要體現出服從軍令的一面,哪怕這個軍令有些問題,但征戰時不聽令,哪怕是對的,但很容易分成兩派或是多派,最終弄得一盤散沙,也是對士氣的絕對損害。”
王羲聽著謝青雲的話,想要開口說什麼,不過還是忍著沒有提。
謝青雲微微一笑,道:“我猜總教習必要問我,如此每一個軍卒都提出自己的想法,一個軍令豈非要討論許久,且最終無法讓人人都滿意,作戰起來,思想有了糾結,又如何合力一處?”
王羲見謝青雲自己說了出來,當下點頭道:“正是如此,你如何解決?”
謝青雲“嗯”了一聲,繼續道:“所以,每一名軍卒、軍將,都必須將每一個人當做自己的兄弟,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