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背誦,都有一番新的收穫。
等到第一天結束,早上山洞再次開啟的時候,他的佛山已經有三十多丈高了!
第二天,他學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虛雲法師道:“《金剛經》長度適中,是佛家核心經典之一,很多人長持此經,這也是菩提祖師最看重的。裡面都是佛祖對菩提祖師講的話。佛理精深,一時半會兒你也看不明白,先將它背熟了再說!”
秦笛將《金剛經》背的滾瓜爛熟,一天十二萬九千六百個時辰,足夠他細細揣摩的了。
這一天結束的時候,他的佛山長高到百丈。
第三天,虛雲法師傳他《楞嚴經》。
《楞嚴經》被稱為‘開智慧的楞嚴’,這部經主要是佛祖對弟子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講的。多聞,也就是見識很廣,相應的阿難在眾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樣抗拒不了女色誘惑,很像現代人,見識很廣,修行很少,所以這部經很適合秦笛修行。
《楞嚴經》雖然長,但佛理講得相當透徹和清晰易懂。而且令秦笛喜歡的是,這部經文字高明,令人驚歎,讀起來朗朗上口。
虛雲法師將佛經講解了一遍,然後讓秦笛同樣背誦下來!
《楞嚴經》六萬兩千多字,對於凡人來說,要想背下來,實在太困難了。然而秦笛有著九階天仙的底子,只是神識一掃,就將經文記下來了!
第四天,虛雲法師傳他《妙法蓮華經》。
此經被稱為‘成佛的妙法’,原文稱其為‘經中第一’,可見其重要性。這部經也比較長,有八萬多字,分成二十八品,佛理至深。讀此經前,一定要對佛陀有信心,否則讀了又不信,乃至謗經,反而可能遭大惡報,不如不讀。
第五天,虛雲法師傳他《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講的第一部 經,最適合的佛根深厚的人。釋迦牟尼初成佛時,猶如太陽剛升出來,光芒照耀高山,到了最後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又似太陽快落山了。相對而言《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則是如日當空,可照遍全人。
《華嚴經》很長,八十卷,總計一百四十多萬字。
這部大部頭的經典,好似百科全書一樣,虛雲法師沒有讓秦笛背下來,但是秦笛卻不肯罷休,還是花了幾個時辰,將經文全部背誦下來。
接下來,秦笛在第六天學了《阿彌陀經》,第七天學了《無量壽經》,第八天學了《觀無量壽經》。
這三部經典都是講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其中“無量壽”乃是“阿彌陀”的一個本意。想要修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將此三經作為首選。
第九天,秦笛學了《長阿含經》。
這是小乘佛教的核心經典,主要是講述禪定等實修的。
第十天,虛雲法師傳他《地藏經》。
這部經講如何消災、免禍、求福。消除罪障、積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方寸山中,十天過後,外面的世界已經經過了一萬年!
因為秦笛收束了仙家氣機,只保留佛家的修為,所以他也不知道外面的本體和各大分身都修煉到何種地步了。想來或許已經是祖仙高階了吧。他只要走出靈臺方寸山,將仙家氣機放出來,功力就會像雨後春筍一樣,“咔嚓咔嚓”往上漲!
這時候,屬於他的佛山已經增高到七百多丈,終於補上了佛修短板,算是一個合格的七地菩薩了!
秦笛禁不住感嘆:“修佛也不容易啊!我花了一萬年,才打好佛學基礎,可是要等到啥時候,才能跟菩提祖師學到真功夫呢?”
第900章 四大皆空!
十天的雜役弟子,做完了!
十部佛學經典,學完了!
秦笛被虛雲法師領到菩提老祖居住的高山腳下。
那裡有一個幽深的山洞,洞口寫著“斜月三星”四個大字。
虛雲法師道:“這裡才是真正的斜月三星洞。斜月三星是一個‘心’字。靈臺方寸山乃是‘尋’字,合起來便是‘尋心’。在這座山洞裡,你若能找到本心,經受住考驗,一口氣走到底,就能見到菩提祖師了!”
秦笛道了聲謝,然後邁步走入山洞中。
剛開始的時候,山洞之中並不幽暗,而是光彩琉璃,兩邊的石壁上出現一個又一個大佛的影像。每一個都栩栩如生。
秦笛隱約聽見,似乎有大佛在說話:“秦苦,停下來吧,讓我傳你佛門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