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發現,巫族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但是身為天地主角的妖族怎能允許巫族侵佔自己的利益,別說是讓出一部分地盤了,就連后土繼承玉帝之位都被妖族視為動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於是,巫和妖之間的戰爭開始了。
一開始,妖族犯了輕敵的錯誤,一位憑藉饕餮等三位準聖的力量就能逼迫巫族低頭,可是伐天一役讓妖族認識到了巫族的力量。
三聖伐天雖然失敗了,可這並不意味著妖族就會認輸,反而讓妖族真正的把巫族當做一個對手來看了,妖族動用了自己最強大的一張王牌,就像當年對付神族一樣。
這張牌就是炮灰。
進攻巫族,妖族再也不動用準聖級別的力量,就連大羅也很少出動,妖族出動的,全是沒有長生希望的炮灰。
是的,以妖族的勢力,唯有天仙資質的後輩才有培養的價值,不成天仙,即使是太乙散仙也不過就是炮灰而已。
以炮灰對抗巫族的精銳,妖族自然是敗多勝少,但是妖族不在乎,因為妖族耗得起。
巫妖二族之間的戰爭,極像神妖戰爭的翻版,巫族不斷的在區域性戰爭中取得勝利,可是在妖族持續不斷的攻擊下,巫族卻沒有時間將勝利成果轉化為種族底蘊,整體實力反而在高強度的戰爭中被慢慢的消耗。
現在巫族族人的數量,已經比帝俊時期的巔峰,減少了幾乎三成。雖然這些戰死的巫族族人不是巫族的精英,但是一個種族的真正根基,恰恰是這些佔據了絕大多數的普通族人。
巫族實力被削弱了,妖族的炮灰戰術成功了,但是妖族發現,自己其實也沒有賺到什麼甜頭。
事實上,不僅僅是巫族的實力損耗了,妖族的實力也被削弱了。
妖族是在內戰中成長起來的種族,從氣運的角度看,氣運就是靈氣之運,每一份靈地都有氣運,靈地的靈氣被修士吸收,就獲得了氣運,修士吸納的靈氣越多,實力越強,氣運就越多。而修士之間的廝殺,其實就是一個氣運匯聚的過程。氣運匯聚堆積之下,能夠產生一位或多位真仙,甚至太乙、大羅都有可能。
正是因為妖族是戰爭中成長的種族,所以妖族從來不會畏懼戰爭,當年的神妖戰爭,就是例子。
可是巫族不是神族,妖族無法用神妖戰爭時對付神族的套路來對付巫族。
神妖戰爭中神族戰敗了,因為妖族動用了大量的底層炮灰把神族戰士消耗殆盡,妖族想要把這個戰術作用到巫族的身上,可是巫族和神族又有不同。
神妖戰爭時,神族只有百萬族人,面對妖族的炮灰海洋,神族縱有八大神國的戰略縱深,也無法隱藏行蹤,只能被妖族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而巫族則有數億族人,分佈在上千個巫域之中,妖族想要分割包圍巫族,實在是力有未逮,故而巫族的實力衰減了將近三成,而妖族的損失在巫族的十倍以上,即使損失的都是炮灰,可是妖族的整體實力也削弱了一成左右。
妖族對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元始才明白原因。
在巫妖二族領袖眼裡的中小型戰爭,只是相對於他們這些強者而言,中型戰爭指的是大羅級別強者參與的戰爭,小型戰爭則是太乙境強者參與的戰爭,像后土剛才看到的真仙級的廝殺,在巫妖二族準聖級強者眼裡,都算不上戰爭,只能算是一場戰役或稍大規模的戰鬥。
可是對於巫族而言,一名化境下巫就是一個小氏族的頂樑柱,一名化境下巫的隕落,可能就意味著一個氏族的滅亡或衰落。對於妖族而言,戰死一名丹境小妖,就意味著一座山峰失去了領主,一個族群失去了族長,至少會有上千的生靈因此而受到牽連,陷入到戰火之中。
以後土眼前的這一場戰役為例,有上百萬丹境妖族參與,至少會影響到上千條山脈,數十億生靈的命運。這些山脈的生靈若是爆發內戰,經過戰爭的磨礪,氣運會向戰爭的勝利者彙集,從而產生更多的強者。
可是因為巫妖戰爭中,妖族的失敗,這些山脈產出的部分氣運被巫族奪走。
而巫族又沒有時間把奪取的氣運轉化為實力,很多巫族在斬殺了大量妖族之後,又被其他妖族殺死,於是這些氣運最終就會沉澱在天地之間,等紀元結束時回饋天地,被紀元之主和一眾大能強者瓜分。
對於巫妖二族而言,兩族的戰爭也許能造就出一些大羅或準聖,但是作為兩族根基的普通族人卻在持續的減少,這種以削弱種族根基為代價造就強者的行為本質上是在飲鴆止渴。
故而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