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鹿鼎風流記(石頭) 作者:津夏

人。高桂心悸不已,看來如果不是自己內力強勁,她沒有把握能殺得了自己,恐怕也被她滅口了。自己已經跟他對好了口供,他卻還是要出手,這女人太歹毒!

高桂冷汗涔涔,這時,康熙已從裡屋出來,向侍衛們道:“將殉難的侍衛抬下去厚葬,封鎖宮中一切地方,務必要找出刺客。”

多隆見皇上臉色雖然頗為古怪,卻沒半句責備的言語,心中大喜,忙磕了頭出去傳令。

高桂一愣,刺客?難道不是太后麼?

多隆領了侍衛們下去,康熙道:“小桂子,你隨我來。”

高桂聽他語氣沉重,知道他猜出真相,不敢多言,乖乖地跟在他身後回到乾清宮。

康熙呆呆地站了一會兒,高桂知道他心中難過,也不去打擾他,陪在身邊,過得一會兒,康熙說道:“小桂子,我和你夜探慈寧宮。”

高桂驚道:“還探?此時假宮女已死,只怕探不出什麼了。”

康熙道:“沒有探過,怎知探不到什麼?”

當即換上便裝,腳下穿了薄底快靴,從床頭取過一柄腰刀,懸在腰間,從乾清宮側門走了出去。眾侍衛、太監正在乾清宮外層層守衛,一見之下,慌忙跪下行禮。康熙喝令:“大家站住,誰也不許亂動。”

這是皇帝聖旨,誰敢有違?二百餘侍衛和太監就此直挺挺的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

康熙帶著高桂來到慈寧宮,見靜悄悄的已無一人,一時之間,心中思湧如潮,又是悲苦,又是煩燥,太后房中燭火未熄,忽明忽暗映著窗紙。過了一會兒,只聽得一個宮女聲音說道:“太后,若被教主知曉鄧師兄死在你手中,只怕教主大人怪責下來,不大好辦了。”

康熙在外面聽得瞠目結舌,教主?鄧師兄?偏頭去瞧高桂,見他雙眉緊鎖,顯然是毫不知悉,太后什麼時候有師兄了?那教主又是誰?難道還能讓太后害怕怪責麼?

宮女又道:“若是小皇帝知道是你做的,只怕他對你便沒那些孝順了。”

太后“哼”了一聲,道:“那又如何?咱們還是儘快收齊了教主要的東西回去為好……”

宮女道:“鄧師兄說,有一本正黃旗的經書在老皇帝手裡,咱們什麼時候去取?”

太后怒道:“自然是越早取來越好了,他為了那狐媚子,把國家社稷、祖宗百戰而創的基業……都拋到了腦後,柳燕,你明日便出宮去安排此事。”

康熙乍一聽到老皇帝這三個字,渾身發顫,幾乎癱倒,幸好高桂扶住,康熙面上驚駭,身子不住發抖,寒毛直豎,涼意直透骨髓。

高桂心中擔驚受怕,生怕太后說出自己曾跟她共處一床之事,忽然又想,那個叫做柳燕的人雖是太后心腹,太后卻應該不會把這種事說給她知道,心下稍安,眼見康熙面青唇白,知道他乍聽聞自己的父皇尚在人間,一時不能自已,心中一嘆,他好歹有個父親,自己卻是天生缺少父愛,前世父親輸光了家產而自殺,後世附身於韋小寶身上,連自己老爹是誰都不知道。

又聽了一會兒,康熙做了個走的手勢,兩人悄悄地離開。回到乾清宮。只見一眾侍衛監仍是直挺挺的站著不動。康熙笑道:“大家隨便走動罷!”

他雖笑著說話,笑聲和話聲甚為乾澀。

回入寢宮,他凝視高桂良久不語,突然怔怔的掉下淚來,說道:“原來太后……太后……她……”

高桂也不知說什麼話好。

康熙坐在床上,默不作聲,反覆思量。高桂嘆息道:“皇上,老皇帝竟然在五臺山上出家,現下該怎麼辦?”

康熙道:“小桂子,明兒一早,我便跟你去五臺山查明真相。若父皇真的在五臺山,咱們迎了他老人家回京。”

忽然心中想到,此事事關皇家榮譽,若有一絲一毫洩漏,天下官民群相聳動,我可萬萬魯莽不得。

高桂知道他是皇帝,輕易不可出京,搖頭不語。康熙凝神苦思,卻沒注意到高桂,只是想到,皇帝出巡,何等隆重,至少也得籌備佈置好幾個月,沿途百官預備接駕保護,大費周章,決不能說走便走;又想自己年幼,親政未久,朝中王公大臣未附,倘若太后乘著自己出京之機奪政篡權,廢了自己,另立新君,實是可慮;又如父皇其實已死,或者雖然尚在人世,卻不在五臺山上,自己大張旗鼓的上山朝見,要是未能見到,不但為天下所笑,而且是貽笑後世。

想到這裡,搖頭道:“不行,我不能隨便出京。小桂子,你給我走一遭罷。”

高桂早知結果,笑著點了點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